当前位置: 高校人才网资讯职场分享>当大学老师遇到“疯魔”的学院领导......

当大学老师遇到“疯魔”的学院领导......

发布日期:2024-05-13 作者:香草子兰 阅读量:140 取消收藏 收藏文章
【摘要】客观来说,如果没有领导“疯魔”的逼迫,确实就不会出太多成果,但以损害健康、过多“急功近利”的赶鸭子上架,其实是不太适合于所有大学老师的,老师和学生也是一样的,也需要因材施教和按需分配,不能一刀切。


我所在的高校是省内一所号称"龙头老大"的高职,放眼全国,学校上下也一直是以“小清华”自居。而我,作为一名仰慕者,从另一所普通高职跳槽至此,原本以为是工资、层次等各方面更上一层楼的,事实上却是个中滋味只能自我体会,尤其是有一位热衷比赛、酷爱拿奖、工作逼迫近乎“疯魔”的领导,简直就是苦不堪言。


01.

未入职已“强迫”进工作状态


因为我当时是从另一所高职跳槽过来,当时考上了给领导说的,说的时候正好思政部主任在旁边,后来她就给说到新学校马院院长是她大学同学,让我可以提前联系下。由于我当时跳槽的原因是太累了,一人身兼三职:辅导员、宣传部行政、思政课教师,整个人像陀螺一样乱转,所以想专一的当一个思政课教师,可想而知,我肯定不想提前联系没事找事。


事实证明,我能逃过并不代表别人也能,而且后来我也确信肯定是现在领导让提醒我提前联系的。2020年疫情之下,又恰逢思政课教师在那年要满足1:350的师生比,学院当时招聘了12个应届新教师。刚过面试,还没考察体检,领导就让12个新老师来学院报道。


在这场提前欢迎的会议上,领导如数家珍这些年在省内、全国取得的一项项成绩,并要求现在就来上班,学院提前发工资,也提了诸多日后的要求,比如要参加教学比赛、每月都要汇报、每周都要开会学习等等。于是乎,12个吓跑了5个,一方面是人家有更好的选择,另一个方面实在是怕了这一系列繁琐,直接跑路拜拜。


留下的7个人里面,半年内考走了2个,考博又走了1个,只剩下4个,要么看到了好处,看透了有利可图自愿留下来,要么就是走不了的或者是觉得这是一份工作的。



02.

加班+出差+熬夜+坐班so easy


因为这位领导确实在高职思政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奖项,学院会议室的荣誉牌挂满了一面墙,但当进入这个团体后,仔细琢磨之后,不难发现一些问题。


高职这个群体里,较注重专业课的大赛之类,对于公共课却是比较透明的,像我之前的单位,思政课老师们上好课就可以了,而现在是,上课成了最初级、最简单的事情,除此之外,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申报奖项、参加和举办学术会议,就让哪位老师加班那必须也得速度的,不然会冠之以“不努力、不上进、没有荣誉感”名。老一辈同事一般都习惯了,年轻人却苦不堪言,长时间加班熬夜,动不动已经到了要养生的地步。


另外,每个寒暑假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充满着培训学习的,领导甚至说“老师不应该有寒暑假的,之所以有是让我们来学习的”。每周二下午,雷打不动的召开学院会议,这个时间原本是学校预留的学习、会议时间,但学院却将此用到了极致,一成不变的集体备课,要不就是青年教师磨课,沦为了领导和几个老教师的点评之地,其他老师在漫漫时间里坐立不安,每次都要去追班车。


不可否认,作为一名老师,任何时候都是要学习进步的,但如此高强度,个人感觉太过于集中了个人时间,从而削弱了更多的以兴趣为基础的科研和教学时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大学精神的灵魂。大学精神应该是张扬个性的,要有独立的思想和探索的勇气。


03.

“道德绑架”无处、无时不在


在教学比赛上,领导的要求是有差别的,最早是要求“新入职三年”老师必须参加,后来变成了“近五年”,五年过后,又变成了“四十岁以下”,当然了,说法变了,人群却还是那些人。


当下的青椒是比较焦虑的,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又是结婚生孩子的高峰期从积累和储备上说,都是比较稚嫩的,一味的“是骡子是马拉出去溜溜”这种想法也许有好处也有坏处吧?动辄就以“某某老师当初怀孕八个月了还参加比赛、这边喂着奶那边就去比赛了”等等,是否是缺乏了一些人文关怀,有些道德绑架的意味呢?



在加班熬夜上,曾经有个教研室主任,工作了整整十年,就因为四十岁那年忙着结婚,工作上稍微有些拖拉,领导非常不满,在新老师入职会议上大大批评,把他当做了反面教材。后来,这位老师考上了南开大学的博士,可这也让人觉悟到,工作的事情自己努力付出了,得不到肯定的时候,会不会有一丝丝伤感呢?


在评奖和职称上,领导有几个青年小秘书,诸如做个ppt、写个讲话稿之类的领导自己的工作,谁干什么活安排的明明白白,这是算作加班,补贴从全院老师的绩效中支出,然后评价评优中再加分,在评职称中又会说这几个老师付出了多少多少理应评上。虽说付出了拿到回报是理所当然,但是这是不是一种错位呢?领导的活下属来干。又是不是一种好事重复,好处过度集中在几个人手中?这里仅仅只是说一下这种现象,不做评价。


客观来说,如果没有领导“疯魔”的逼迫,确实就不会出太多成果,但以损害健康、过多“急功近利”的赶鸭子上架,其实是不太适合于所有大学老师的,老师和学生也是一样的,也需要因材施教和按需分配,不能一刀切。沉下心来,安安静静地去看书、学习、思考、做笔记,然后在课堂上熠熠生辉、闪闪发光,那是我所追求的,但那仅仅只是一种梦想,现实是首先要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琐碎和世俗。


来源:   高校人才网V(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高校人才网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高校人才网V”,如需转载,请联系获得授权。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人才网官方微信(微信号:Gaoxiaojob)。
高校人才网
百万硕博人的择业平台
高校直招
5000+单位官方入驻
简历直投
20W+职位一键投递
{{applyDialogData.systemTips}}
{{applyDialogData.resumeTips}}
+ 上传
+ 上传文件
立即续费
{{successContentUp}}
{{successContentDown}}
我知道了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职位投递成功!
微信扫码关注【高校人才网服务号】

求职效率翻倍

实时接收投递反馈
精彩活动抢先知晓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