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编热”的情况一天比一天更甚,为了逃离私企的不稳定,很多硕博选择了进入学校,不管是中小学还是大学,能当老师的每条路几乎被挤得水泄不通。
同时,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学生越来越少的趋势板上钉钉,由此对教师队伍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学校关停
教师过剩
“教师过剩,编制缩减,对高校有何影响?”
“人口下降,为什么高校还提高了招人标准?”
“教师队伍还有前景吗?高校老师未来日子还好过吗?”
本文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 壹 ·
人口减少、延迟退休,对高校有何负面影响?
01.教编减少
首先,我国教育行业存在:部分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同时,另一地区教师数量过剩,教育资源极度不均衡的情况。
一些人认为:“既然人口减少了,学校刚好可以发展小班化教学,以前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往后可以像导师带十几个学生那样,既能解决教师数量过剩的问题,还能增加对学生本身的关注,因材施教,是双赢行为。”
想法很好,但是有一点忽略了:小班化教学的实施需要财政的支持。而编制代表着国家财政的投入。
思考这一点:延迟退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社会上劳动力的短缺。因为社会上缺少了一部分人创造财富,国家税收也会相应减少。当学生数量急剧减少,整体的教育预算成本也会跟着变化。
学生减少,教师缩编是必然的。在现阶段“考编热”的情况下,师生比的分母越来越小,代表“老师”的数字越来越大。
再结合前段时间的“65岁延迟退休”新闻——一旦高校中的老龄教师也延迟退休了,这些在高校占了最多职称和编制的人群就无法“退位让贤”,在学校“编制池”名额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满足教学需求,学校就只能再招一些合同制教师,学校能提供的编制只会越来越少。
02.学校关停
这几年由于生源不足,中小学的倒闭新闻是越来越多了。相对于中小学,高校更加稳定,但是“高校关停”的情况也并非完全没有。
说说民办高校。
2022年9月,教育部官网发布了一则《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据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民办高校764所,比2020年减少9所。根据公开信息,据说这也是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发展史上关闭学校数量最多的一年。
教育部:《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未来招生生源受影响较大的,更多是一些位置偏僻、学费太贵、学校设施陈旧、各种高校考核任务没做到的民办学校。
信息来源:山西省教育厅
再说公办高校。
虽然背靠政府财政,倒闭风险很小,但如果公办学校水平不高,生源不足,也有可能出现“弱弱联合”或者“强弱联合”合并办学的情况。尤其是公办专科类的院校,教育部近几年十分支持这类院校合并升级为职业本科。
信息来源:郁金香网站-学校名录
院校合并升级,对学校来说是好事,毕竟综合实力比之前更好。但对于高校老师来说,这境遇就千差万别了。人事关系变动、管理人员缩减、一些原本冷门且招生情况不好的院系是否取消等问题,都成为了“青椒”工作不稳定的因素。
此时对于公办的老师来说,能不能跟着学校一起长远发展,有没有编制显得十分重要。虽然合同期内的老师也可一起“挪窝”,但由于合并后的院校将面临教师队伍优化和各种教学检查任务,“老师的合同到期后还能不能续聘?”就真不好说了。
03.招聘标准提高
此前,高校人才网的《九成高校门槛提到博士,硕士如何“捡漏”上岸公办本科?》一文已经阐述:近两年高校招人的门槛普遍在升级。
有的朋友就有疑问:“人口都下降了,为什么高校还提高招人标准?”
(1)人口下降,经济下行,想入职高校的求职者数量不降反升的同时,教师编制整体数量仍在减少。如此“僧多粥少”,用人单位的门槛就会抬高。
(2)提高招聘门槛,其实也是提高高校自身竞争性。这里引用《中国新闻周刊》的一段话——
“以私立高校为主的日本,受少子化影响,很多大学也面临招生不足和运营艰难的情况,进而刺激了一些大学恶性竞争,为了抢生源,无底线降低招生门槛,以至后期日本大学内出现了“过于弹性化的招生机制”,并导致一流大学大学生不会分数式计算等“学力崩溃”现象。”
而我国与日本国情不同,我国高等教育以公办高校为主,面对同样的“少子化”生源问题,越是层次高的公办院校,就越不会“屈尊降贵”降分录取一些普通学生,哪个高校不想招“状元”?
公办高校更多是通过提高自身科研、学术、教育方面的能力,给学校增加筹码和“含金量”,以达到未来在优等生源抢夺大战中,始终站在优势一方的目的。
高等教育专家乔锦忠教授:“不久的将来“双一流”建设高校之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中国新闻周刊》
因此,大学老师作为提升高校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卷”字贯穿一生,可能是宿命吧……
· 贰 ·
最后想说一点
高校招人门槛不断上升的趋势已成定局,未来高校“青椒”的考核任务的难度只会越来越高;实力一般的高校,发展稳定性可能会因生源问题受到一定影响,想要进高校的硕博人才需要多考虑自身条件和实力,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另一方面,尽管竞争加剧要求提高,但高校“青椒”如果能在高等教育行业内,做到专业领域里的高水平人才,那就是未来的「稀缺资源」,或许普通“青椒”的日子只能得过且过,但总有人站在高处。
也许就是今天投简历给高校的你。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