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
【光明时评】探索“用实践成果替代学位论文”意义重大
作者:张 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据报道,近日,山东大学2022级国家工程硕博士专项硕士研究生王茜用实践成果顺利通过毕业答辩,成为山东省首名凭实践报告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在毕2025-07-111 浏览 · 0 收藏 -
师兄弟11年科研接力,两度搁置,如今终发重要成果
“又被拒稿了。”杨涛看着邮件,无奈地笑了笑。在肠道菌群研究最火热的时候,铺天盖地的论文在讲述肠道菌群同减肥、衰老、癌症等等相关。杨涛却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他在实验中发现,小鼠小肠中天然上皮内淋巴细胞2025-07-112 浏览 · 0 收藏 -
34岁任教授,他每年只招一个研究生
这无疑是武汉工程大学校史上值得记述的一笔。“90后”教授胡六永,带领着他的“90后”研究生陈渊兴,历经3年攻坚,日前成功为母校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的身份,将研究成果发表在了Natu2025-07-101 浏览 · 0 收藏 -
英国科学出版商暂停期刊彻查“论文工厂”产物
据《科学》报道,近日,世界主要科学出版商之一——英国的泰勒-弗朗西斯(Taylor&Francis)表示,已暂停旗下期刊《生物工程》(Bioengineered)投稿,以便对其约1000篇论文2025-07-090 浏览 · 0 收藏 -
98篇论文被质疑存在图像“复制粘贴”!高产学者接受校方审查
最近,出血后早期脑损伤领域的“高产”学者John H. Zhang,因其发表的学术论文存在大量问题,正在接受校方审查。Zhang是美国洛马林达大学(Loma Linda University)医学院生2025-07-090 浏览 · 0 收藏 -
没写毕业论文,他们却成了“优秀”
天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冯丽艳的工作是在她的毕业“答辩”现场找到的。“找工作”的过程很简单——正在她介绍自己的研究时,现场的一位企业总工程师忽然说:“你工作做得这么好,来我们这儿上班吧。”打动这位总工的2025-07-083 浏览 · 0 收藏 -
1/7生物医学论文摘要由AI撰写
一项针对学术文献的大规模分析显示,去年发表的生物医学论文摘要中,约1/7可能借助人工智能(AI)完成撰写。2024年,医学数据库PubMed收录的150万篇摘要中,超过20万篇包含大型语言模型(LLM2025-07-040 浏览 · 0 收藏 -
辞去美国终身教职、回国任所长,他把年轻PI的论文都读了一遍
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任教20年,王竞做到了系主任、终身教授。但最令他怀念的不是一串头衔,而是一块黑板。每周,全系20多位PI聚集在一起,由其中一位讲述手头的研究。他们有个特别的“规矩2025-07-031 浏览 · 0 收藏 -
博士毕业即当博导、29岁任复旦研究员,他说“我不是卷王”
在外界看来,26岁后的张成“像坐上了直升机”。26岁这一年,他作为共同第一作者的论文在Nature杂志正式刊发。博士一毕业,他就被复旦大学破格录用为博士生导师、青年研究员。终身教职的考核期6年,他只花2025-07-036 浏览 · 0 收藏 -
全球科研生涯如何比较?新数据库提供答案
科学家在哪几个国家收入最高?博士学位是否比硕士学位带来更强的职业稳定性?世界各地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最终进入哪些行业和岗位工作?近日,得益于由法国“科研与创新职业观测站”(ReICO)项目推出的一项全球数2025-07-021 浏览 · 0 收藏 -
大专毕业、浙大读博,35岁博后一作发表重要研究
“全球那么多研究者都解决不了的难题,为什么我能解决?”接手课题的那一刻,郝少云内心翻涌起强烈的抵触。初到美国,语言障碍与举目无亲的孤独感本就让他倍感窒息,更别提钻研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CO?RR)这个2025-06-264 浏览 · 0 收藏 -
打破顶刊崇拜、冲出影响因子陷阱,中国科技期刊迎破局挑战
“当前中国科技期刊面临双重困境:优质稿源外流、质量评价缺失”,在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的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主编郑永飞发问,我们花钱买仪器、花钱做研2025-06-251 浏览 · 0 收藏 -
一个不“卷”的博士生,打破科研“不可能三角”
2024年9月27日晚上9点,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东海岸昼夜温差很大,王甲乙和师兄于皓丞、师弟徐其来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暂住的地方。当师兄推开集装箱小屋门的瞬间,屋内的篝火映红了他的全身,这在繁星满天的夜2025-06-251 浏览 · 0 收藏 -
学派建设需要避免“学术近亲繁殖”
5月20日,《中国科学报》刊发了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教授包万平的文章《高校学科建设要具有“学派意识”》,引发了一定的关注。同时,也有人质疑高校里搞“学派”是否会导致学2025-06-243 浏览 · 0 收藏 -
《自然》官宣:审稿人与作者的互动将随论文发表
6月15日,《自然》通过发表社论宣布,即日起,所有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新投稿文章,都将附带审稿人评审意见和作者回应一起发表,以阐明严谨科学研究背后的过程。“一篇发表的研究论文,其实是作者、审稿人和编2025-06-231 浏览 · 0 收藏 -
博士后流动站应走出人才培养“低效陷阱”
在我国,博士后制度创建于1985年,距今已整整40年时间。当下,博士后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的生力军之一,我国已经成为博士后规模第二大国。面对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博士后队伍建设2025-06-197 浏览 · 0 收藏 -
38岁转行做科研、45岁发首篇论文,他退休后再迎“高光时刻”
如果有人问“什么时候是做科研的黄金期?”,你会怎么回答?是读博的那几年,思维最敏捷、精力最充沛的时期?还是工作后全身心投入、专注并持续思考问题的岁月?“非科班”出身的杨杰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答案。没有博2025-06-183 浏览 · 0 收藏 -
深理工校长樊建平:本科教育要给学生“选择”的权利
谈及高等教育,樊建平说自己还是一个“门外汉”。除去自谦的部分,在过往的经历中,樊建平与高等教育的交集的确不多——作为我国计算机领域的知名专家,他前半生主要从事的是科研工作,直到2018年担任深圳理工大2025-06-171 浏览 · 0 收藏 -
深陷“盲审”泥沼的毕业生
正值毕业季,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不少使用“芒果”头像的学生用户。“芒果”和“盲过”谐音,齐刷刷的网络头像背后,是一群焦急等待毕业论文盲审结果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此处的“盲审”,特指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进行学2025-06-138 浏览 · 0 收藏 -
携手AI,人文学科迎来发展新机遇
高考前后,高招、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与调整等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不久前,北京师范大学推出“汉语言文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并将于今年启动招生。北师大副校长康震表示,学校将继续支持中国语言文2025-06-109 浏览 · 0 收藏
圈子
- QQ群 |
- 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