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2022年人才招聘启事_高校人才网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2022年人才招聘启事

发布时间:2022-01-25截止时间:长期 工作地点:上海市

脑智卓越中心2022年员工招聘启事

一、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作为推动新千年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战略步骤和作为知识创新工程中的一个试点,研究所致力于神经科学基础研究的各个领域。2009年至今,是获得中科院稳定支持的唯一单位。2014年依托研究所成立“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是中科院首批4个卓越中心之一;2015年6月扩展为“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成为国际上第一个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交叉融合的科研机构。2020年3月,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成为中科院直属法人机构。现有47个独立的研究组,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50人,在职职工、博士后和研究生共计900余人。

研究所成立以来,独立承担科技部973计划2项(结题验收为优秀),牵头承担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1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若干项;牵头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脑功能联结图谱与类脑智能研究”(2017年结题)、2018年获升级版支持。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1个,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成立至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1项,两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自2001年起,以通讯作者单位在Science、Cell等顶尖杂志发表国内神经科学领域第一篇论文。2017年11月,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成功攻克了体细胞克隆猴这一世界性难题,为建立脑图谱研究工具猴和脑疾病模型猴提供了核心技术,为我国科学家在“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国际大科学计划中取得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克隆猴及脑认知和脑疾病机理研究入选为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http://www.cebsit.cas.cn/)是依托于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成立的独立法人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研究方向涵盖分子细胞、发育、神经系统疾病和系统认知等神经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研究所拥有浓厚的学术氛围、高水平的研究队伍以及优良的实验环境和支撑条件,建有光学成像平台、电镜技术平台、分子细胞技术平台、脑影像中心、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等公用设施,已发展为国际著名、体量水平为国内领先的神经科学研究机构。2014年依托神经科学研究所成立“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是中科院首批4个卓越中心之一;2015年6月扩展为“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成为国际上第一个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交叉融合的科研机构。

二、其他招聘信息

李雪研究组招聘博士后和研究助理

空间感知觉机制研究组博士后以及研究助理招聘启事

学术主任蒲慕明招聘秘书启事

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招聘副研究员和博士后

实验鼠房胚胎操作技术员招聘启事

严军组研究助理招聘启事

穆宇研究组与复旦大学类脑研究院纪鹏研究组联合招聘博士后

脑科学数据中心招聘启事

比较神经成像研究组招聘启事

脑科学数据中心负责人招聘启事

后勤管理处招聘启事

干细胞与神经发生研究组招聘启事

顾勇研究组招聘软件工程师

龚能研究组招聘副研究员、博士后和研究助理

实验动物狨猴平台招聘启事

肖雄研究组招聘研究助理及博士后

科研管理处招聘项目主管启事

国际灵长类脑研究中心招聘技术支撑人员

分子与细胞神经成像研究组招聘博士后和研究助理

Vishal Kapoor研究组招聘实验室管家

实验鼠房兽医招聘启事

周嘉伟研究组招聘博士后和研究助理

黄薇研究组招聘博士后

国际灵长类脑研究中心招聘技术人员

Dr. Henry Evrard研究组招聘研究助理

毛盾研究组招聘研究助理及博士后

严军研究组招聘启事

徐春研究组招聘实验室管家和研究助理

基因编辑平台招聘科研技术人员

松江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招聘猴房主管助理和主治兽医

肖雄研究组招聘启事

王凯研究组招聘博士后和研究助理

赵郑拓研究组招聘启事

脑疾病多尺度动态研究组招聘启事

李雪研究组招聘博士后和研究助理

国际灵长类脑研究中心招聘技术支撑人员

三、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2022年博士后招聘启事

附件:博士后岗位表

序号

招收部门

研究方向

合作导师

联系方式

应聘条件

1

神经可塑性研究组

脑机接口技术开发;绒猴语音交流研究

蒲慕明

mpoo@ion.ac.cn

1.电子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生物物理、神经科学等相关专业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
2.对神经科学和交叉学科有浓厚兴趣,具有探索精神;
3.有脑机接口开发,机器学习,在体灵长类动物电生理记录和数据分析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4.工作勤奋,具有团队精神和责任心,善于与人交流与合作。

2

基底神经节的发育与退行性疾病研究组

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理与新药研发的研究

周嘉伟

jwzhou@ion.ac.cn

1.近年获得(或即将获得)生命科学博士学位,有志于从事神经科学研究;
2.掌握常规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至少发表过一篇SCI收录的论文,掌握电生理技术者优先考虑;
3.有独立工作能力、富有责任心和协作精神;
4.有进取心,思想开放,乐于学习和接受新事物。

3

神经所疾病神经生物学研究组

脑疾病的遗传与分子机制;脑疾病的非人灵长类模型;脑疾病的物理干预和药物研发

熊志奇

xiongzhiqi@ion.ac.cn

1.生物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历,具有分子生物学或电生理或医学背景;
2.有独立工作能力、富有责任心和协作精神。

4

视觉神经生理学研究组

视皮层信息处理、抉择行为、学习行为、行为灵活性以及运动控制的神经机制

姚海珊

haishanyao@ion.ac.cn

1.近年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在相关领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学术论文;
2.具有环路示踪、小鼠行为学、光学成像或电生理经验者优先;
3.工作认真踏实,具有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善于与同事交流合作;
4.具有探索精神、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备较强的科研文献阅读能力。

5

感觉整合与行为研究组

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手段,通过在全脑尺度上对斑马鱼大脑(含十万个神经元和一亿个突触)功能的系统性研究,致力于阐明普适大脑结构的设计原理和神经信息的处理机制

杜久林

forestdu@ion.ac.cn

1.具有神经科学博士学位,并在相关领域在国际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较高水平的研究工作;
2.熟练掌握电生理技术者优先考虑;
3.具有科学探索精神和追求,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4.工作踏实,认真负责,善于交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6

视知觉脑机制研究组

视觉信号在人和非人灵长类不同视皮层中加工和处理的神经机制

王伟

w.wang@ion.ac.cn

职位(一):在位电生理和双光子成像记录方向
1.近年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对视觉感知脑机制研究感兴趣,有相对独立工作能力、富有责任心和协作精神,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2.具有视觉或其他感知觉神经电生理学,光遗传超控技术和双光子成像研究背景优先考虑。
职位(二):类脑计算神经生物学和建模方向
1.获得计算科学、数学、神经生物学,或信号处理和分析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具备较强的数理背景,类脑神经网络和建模背景,有较强的计算机编程能力,精通一门编程语言;
2.对计算神经和实验神经科学感兴趣,有过相关经验者优先考虑。
职位(三):视觉康复和眼科疾病治疗干预方向
1.具有基础和临床眼科背景,相关视网膜和视皮层动物模型进行干预和治疗的博士研究背景和经验;
2.与相关临床眼科医院开展密切合作,具有长期致力于视觉康复和干预治疗的热情和能力。

7

非人灵长类研究组

非人灵长类基因编辑,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发育,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标准化

孙强

qsun@ion.ac.cn

1.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志从事科学研究;
2.兽医学、动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或胚胎学背景;
3.有良好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乐于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为人诚实,具备独立开展工作和解决问题能力,并富团队协作精神;
5.在国际刊物发表过论文的候选人予以优先考虑。

8

神经可塑性分子基础研究组

神经可塑性的分子调控机理及发育性神经系统疾病(如自闭症、孤独症等)的分子与环路基础

仇子龙

zqiu@ion.ac.cn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在国际SCI杂志以第一作者身份至少发表一篇及以上学术论文;
2.具备神经科学研究背景,熟练掌握组织切片,免疫染色,神经解剖学等基本技术与知识,有动物行为学经验者优先考虑;
3.具备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有责任心和协作精神,具备良好的英语写作与沟通能力。

9

离子通道调控研究组

神经系统衰老的分子机制和离子通道功能调控机制

蔡时青

sqcai@ion.ac.cn

1.获得或者即将获得神经科学,生物信息学,医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和学习能力;
2.有线虫或者小鼠的工作经验,近期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篇及以上一作SCI论;具有较好的英文读写能力;
3.对衰老或者离子通道的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在科研工作中有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10

神经元功能环路研究组

工作记忆行为的功能神经元环路机制

李澄宇

tonylicy@ion.ac.cn

1.对科学研究有强烈的兴趣和理想,自我要求较高;
2.有独立工作能力,富有责任心和协作精神;
3.获得过、或即将获得生命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
4.在重要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以上相关学术论文;
5.掌握单细胞测序、全脑投射图谱、光遗传操纵、胞外电生理记录、在体钙成像、以及行为分析者优先考虑。

11

生理稳态的神经机制研究组

1).脑-体间交互在调节和维持各项基本生理指标(能量代谢,血糖、体温、血压、血氧、电解质、觉醒等)的动态稳定中的神经机制;2).基本生理功能与高级行为认知间相互作用的神经基础;3).基于生理稳态和强化学习的智能代理。(邮箱:sxu@ion.ac.cn)

徐圣进

sxu@ion.ac.cn

独立开展实验室课题研究,协助指导学生和技术人员
1、具有生物学、医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电子工程、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2、对神经科学研究有强烈的兴趣,乐于学习新知识和研发新技术;
3、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身份发表1篇或以上学术论文;
4、善于独立思考,具有探索精神,勇于实践,自我驱动力强,且有耐心和毅力;性格开朗,善于沟通,认真负责,团队合作精神强。

12

神经环路与感觉信息处理研究组

利用单细胞测序、小鼠遗传学、动物行为学等方法研究痒觉、痛觉的细胞和神经环路机制

孙衍刚

yangang.sun@ion.ac.cn

1.生物相关专业博士毕业;具有分子或细胞生物学、动物行为学、电生理或光学成像等相关研究背景;
2.工作认真踏实,具有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善于与同事交流合作;
3.对神经科学有浓厚兴趣,具有探索精神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4.在重要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以上相关学术论文。

13

干细胞和神经发生研究组

神经干/前体细胞异质性和神经元类型多样性的分子细胞机制

何杰

jiehe@ion.ac.cn

1.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有专注科研职业发展计划;对研究组研究方向有强烈兴趣;2.具有染色体生物学或擅长数学算法和编程经验者优先;
3.有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4

生物节律与衰老疾病研究组

生物节律与长寿相关机理

张洪钧

hcchang@ion.ac.cn

1.获得或即将获得生命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有志于从事神经科学或生物医学研究;
2.对生物学研究有高度热情,工作积极认真负责,执行力强,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3.熟悉单细胞测序分析、电生理记录、在体钙成像、或动物行为采集与分析者优先考虑。

15

抉择和认知的神经机制研究组

大脑的抉择、推理等高级认知功能的神经机制

杨天明

tyang@ion.ac.cn

1.近年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具有神经科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数理统计、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专业背景者优先;
2.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过SCI论文者,具有良好英语水平者优先;
3.具有丰富的编程经验;对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多元统计分析等有经验者优先考虑;
4.对神经科学研究感兴趣,乐于学习和接受新事物,善于交流沟通,工作认真踏实,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较强的独立工作和学习能力。

16

生物网络计算研究组

单细胞水平全脑网络重构

严军

junyan@ion.ac.cn

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相关专业包括分子细胞生物学、神经科学;2.熟练掌握分子细胞生物学、神经科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具有单细胞测序、神经示踪、光遗传学、神经成像等方面背景者优先考虑;
3.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踏实肯干,团队协作。

17

感知的神经基础研究组

感知与抉择的神经环路机制研究

徐宁龙

xunl@ion.ac.cn

1.近年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有志于从事神经科学研究;
2.具有系统神经科学,或神经电生理研究经验者优先考虑;
3.工作态度认真,严谨细致,动手能力强,善于交流,协作能力强;
4.具备较强的英语沟通能力和科研文献阅读能力。

18

灵长类疾病模型研究组

疾病模型
基因编辑

杨辉

huiyang@ion.ac.cn

1.具有博士学位,至少发表一篇专业领域期刊文章, 如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Biology of reproduction, Molecular therapy, Molecular plant等,领域不限;
2. AAV病毒的改造、制备及纯化(需求:蛋白纯化方向);
3.建立病毒随机文库,并在猴模型中筛选出高效感染特异组织的AAV病毒;
4.猴模型中特异组织器官(如视觉及听觉细胞)的在体基因编辑,建立相关疾病模型;
5.在疾病猴模型中利用在体基因编辑技术,治疗罕见疾病。

19

神经环路发育研究组

神经环路的发育

徐华泰

xuhuatai@ion.ac.cn

1.近年获得博士学位,有志于从事神经科学研究;
2.责任心强,具有团队合作的能力,并能够独立开展工作;有电生理经验的申请人优先考虑;
3.具有良好的英文科技文献阅读和写作能力。

20

神经光学成像研究组

发展新型神经光学成像技术,并应用多种成像技术于斑马鱼,小鼠和猕猴等模式动物的神经科学问题的研究

王凯

wangkai@ion.ac.cn

1.发展新型神经成像技术;
2.电子工程、物理、生物物理等相关专业博士毕业,具有较好实验光学基础;
3.对神经科学有浓厚兴趣,具有探索精神;
4.即能够独立开展工作,又善于与同事交流合作;
5.在重要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一篇以上相关学术论文。

21

比较神经心理学研究组

序列学习、多感觉整合和自我意识的神经机制

王立平

liping.wang@ion.ac.cn

1.获得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工程、数学、统计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2.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熟悉Matlab、Python、R或类似编程语言,有一定的机器学习和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经验者优先,接触过时间序列分析者优先;
3.对于神经科学研究感兴趣,勤于思考,善于交流,工作认真,在SCI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者优先。

22

运动控制神经机制研究组

运动控制的神经解码,以驱动外部机器人装置来实现脑机接口,为类脑智能机器人的设计和运动障碍病患的假肢和康复提供帮助

崔翯

cuihe@ion.ac.cn

1.神经科学,人工智能,心理学,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博士;
2.具有在体电生理记录,及电生理数据分析经验者优先考虑;
3.具有灵长类动物实验经验者或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过优秀SCI论文者优先;
4.精通机器人学、MATLAB、LabView、R、及Python编程者优先考虑;
5.对探索大脑功能的奥秘有强烈兴趣,乐于学习和接受新事物,喜欢接受挑战,有相对独立主动的工作能力,善于解决技术难题,具备日常英语沟通能力和阅读能力的青年科研人员。

23

神经分化和再生研究组

神经发育谱系示踪新技术,人多能干细胞的神经分化和细胞治疗,移植细胞重建的神经环路功能研究

陈跃军

yuejunchen@ion.ac.cn

1.近年获得(或即将获得)生物,医学,或其它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具有一定的英文科技文献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志从事神经发育谱系示踪新技术,人多能干细胞的神经分化和细胞治疗,移植细胞重建的神经环路功能研究,和脊髓损伤细胞治疗新技术研发;
2.发表过相关领域SCI论文;
3.有高度的进取心,具有创新与合作精神;
4.具有以下条件者优先(满足任何一项即可):熟练掌握人多能干细胞培养或神经分化技术;熟练掌握分子相关技术,并有细胞生物学背景;熟练掌握神经环路研究相关技术;掌握脊髓损伤模型制备和行为学检测,或发表高水平SCI论文者。

24

比较神经成像研究组

清醒狨猴fMRI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梁智锋

zliang@ion.ac.cn

1.具有或即将获得脑科学、认知科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具有非人灵长类(尤其是狨猴)研究经验的尤佳,但并非必须;
2.工作严谨、负责,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具有较好的英文读写能力,发表过相关领域的论文。

25

突触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组

神经系统中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功能

竺淑佳

shujiazhu@ion.ac.cn

1.具有结构生物学(熟悉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的候选者优先;
2.熟练掌握全细胞电生理技术者优先;
3.获得博士学位。发表一篇及以上一作SCI论文,英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强;
4.对离子通道研究及神经免疫学具有浓厚的兴趣,有进取心并乐于从事探索性科研工作。工作勤奋,具有团队精神和责任心,善于与人交流。

26

听觉系统发育再生研究组

基因治疗研究

刘志勇

zhiyongliu@ion.ac.cn

1.近年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有志于从事神经科学研究;
2.对科学研究有强烈的兴趣,不要求一定有听觉研究有背景;
3.性格开朗,有团队精神,乐于学习和接受新事物、新技术;
CRISPR/Cas9的方法进行体内高通量基因编辑以及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向听觉毛细胞分化相关的研究,或者利用单碱基突变技术构建人类临床常见耳聋突变基因小鼠模型并进行基于病毒感染的基因治疗研究(跟医院耳鼻咽喉科合作)。

27

神经环路和行为调控

睡眠-觉醒调控的神经机制;睡眠的功能;神经调控

徐敏

mxu@ion.ac.cn

1.神经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或相关专业毕业;
2.有独立发表高水平SCI论文经历;
3.或者有电生理记录、钙成像等实验经验者优先考虑。

28

场景和行为的神经机理研究组

场景认知行为的神经环路机制

徐春

chun.xu@ion.ac.cn

岗位一:电生理记录方向
1.研究海马脑区的神经活动编码;
2.熟练掌握电生理实验技术,特别是多通道电极记录;
3.具备编程经验和数据分析经验;
4.有双光子成像经验者可以另外单独优先考虑。
岗位二:环路示踪方向
1.研究海马脑区相关的环路连接图谱;
2.熟练掌握实验动物手术操作,特别是大型灵长类动物的手术操作;
3.熟练掌握分子克隆和细胞培养等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4.具有病毒学相关专业背景者优先考虑。

29

物体视觉研究组

运用fMRI和电生理记录研究灵长类(猕猴)物体识别的神经机制

常乐

lechang@ion.ac.cn

1.获得或即将获得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数学、物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和学习能力;
2.熟悉机器学习、具有MATLAB及Python编程经验者优先考虑;
3.具有在体电生理记录或fMRI经验者优先考虑;
4.具有灵长类动物实验经验或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过SCI论文者优先考虑;
5.对于神经科学研究感兴趣,善于交流沟通,工作认真负责。

30

灵长类生殖工程研究组

非人灵长类胚胎发育及干细胞研究

刘真

zliu2010@ion.ac.cn

1.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科学探索精神;
2.有优秀的细胞生物学或神经生物学背景;
3.具备独立开展工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4.在国际刊物发表过论文的候选人优先考虑。

31

认知控制研究组

探索思维和行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背后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叶铮

yez@ion.ac.cn

1.具有博士学位,有志于从事临床神经科学研究;
2.有采集和分析EEG或fMRI数据的实践经验者优先考虑;
3.工作认真负责,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32

稳态神经调控研究组

稳态行为(体温,睡眠等)的神经环路机制

张哲

zhezhang@ion.ac.cn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在国际SCI杂志以第一作者身份至少发表一篇及以上学术论文;
2.具备神经科学研究背景,掌握RNA测序、胞外电生理记录、在体钙成像、以及行为分析者优先考虑;
3.具备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良好的英语写作与沟通能力。

33

感觉-运动转导研究组

1)感觉-运动信息处理及其调控的神经机制;2)大脑功能网络的构架的基本规律;3)脑自发活动形成的机制及功能

穆宇

my@ion.ac.cn

1.具有博士学位,生物学、物理学、数学、或计算机等相关专业;
2.具有科学探索精神和追求,对神经科学充满兴趣;
3.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工作扎实,认真负责,善于交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4.至少发表过一篇SCI收录的研究论文。

34

基因编辑与脑疾病研究组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胶质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并治疗永久性视力损伤和帕金森疾病。主要研究方向:1)基因编辑工具的开发与优化;2)利用新型基因编辑技术治疗重大神经系统疾病

周海波

hbzhou@ion.ac.cn

1.已经获得或者即将获得生物医学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有生物信息学背景的博士后尤佳;
2.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至少发表一篇一作或者共同一作的论文;
3.工作努力,拥有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英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强。

35

神经系统遗传病研究组

利用人类遗传疾病资源和新一代测序技术,分析及验证其致病基因,对获得的突变致病基因开展分子、细胞和个体水平的功能研究,揭示其致病机理;同时开展对应的药物研发。

刘静宇

liujy@ion.ac.cn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良好的英语写作,在国际SCI杂志以第一作者至少发表一篇及以上学术论文;
2.对揭示神经系统遗传疾病感兴趣,具有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背景,掌握电生理、基因和RNA测序分析及实验动物行为学分析者优先考虑;
3.具备独立开展工作和解决问题能力,工作勤奋,具有团队精神和责任心,善于与人交流。

36

转化脑影像研究组

研究脑网络和脑连接的结构功能基础和生理机制,以及非人灵长类脑疾病模型的影像表征和病理机制

刘赐融

crliu@ion.ac.cn

1.获得或者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具有神经科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信息学、数理统计、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专业背景者;
2.发表过SCI收录的研究论文,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强者优先考虑;
3.有以下任一方面经验的优先考虑:
(1)小大鼠或者非人灵长类电生理技术;
(2)大小鼠或者非人灵长类光遗传学或光学成像;
(3)大小鼠或者非人灵长类动物认知行为训练;
(4)人脑或者动物磁共振成像方法或者数据分析。

37

脑状态调控研究组

脑状态(brainstate)的神经环路机制;睡眠的神经生物学功能

刘丹倩

dqliu@ion.ac.cn

1.获得或者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具有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等相关专业背景者;
2.对神经科学有浓厚兴趣,具有探索精神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自我驱动力强;
3.在重要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身份发表1篇或以上学术论文;
4.研究组倡导积极自由的科研氛围,鼓励发挥个人兴趣,对重要问题进行探索。

38

视觉认知与记忆研究组

探索人类记忆、想象等认知过程的神经机制

俞青

qingyu@ion.ac.cn

1.在神经科学、心理学、数学、物理、计算机、医学等相关专业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
2.对脑科学研究有强烈的兴趣,对探索和学习新知识有热情;
3.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例如MATLAB,Python);
4.具备独立开展实验工作与英文写作的能力;
5.有脑成像研究经历或有较强数理背景者优先。

39

灵长类社会认知研究组

自灵长类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

龚能

ngong@ion.ac.cn

1.获得或即将获得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学、物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和学习能力;
2.在国际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SCI论文;
3.具有灵长类研究经验者优先考虑;
4.具备动物行为学、在体电生理和双光子成像、或fMRI和EEG实验经验者优先考虑;
5.对于大脑认知研究感兴趣,善于交流沟通,工作认真负责。

40

神经界面研究组

致力于超高带宽,长期稳定的脑神经界面的系统性开发以及其在基础脑科学,植入式脑机接口和脑疾病学上的应用

赵郑拓

zhaozt@ion.ac.cn

1.在相关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微电子,材料,自动化,机械工程,计算机,神经科学、医学等)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
2.有微纳加工,脑机接口,集成电路设计,机器学习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3.对从事交叉学科,探索和学习新知识有热情;
4.具备独立解决技术难题,开展研究项目与英文写作的能力。

41

中枢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研究组

主要针对中风,脑外伤及脊髓损伤等多种中枢神经损伤性疾病,综合利用基因治疗、免疫细胞治疗、小分子药物筛选及脑机接口等多种策略,促进神经(轴突)再生与组织修复,激活再生和(或)残存的神经环路,重建脑对躯体的功能性支配

李毅

liyi@ion.ac.cn

1.获得或者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具有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等相关专业背景者;
2.对神经科学有浓厚兴趣,具有探索精神,自我驱动力强;
3.在重要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身份发表1篇或以上学术论文,较强的英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强;
4.具有团队精神和责任心,善于与人交流,具备独立解决技术难题,开展研究项目的能力。

42

皮层发育研究组

研究大脑皮层的发育与进化、脑肿瘤的形成、以及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生的分子细胞机制

黄薇

huangwei@ion.ac.cn

1.已取得生物、医学、或计算科学专业博士学位,并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
2.对脑科学研究特别是神经发育和干细胞方向的研究有强烈的兴趣;
3.有独立工作能力、踏实勤奋、学习能力强、富有责任心和进取心、具备合作精神;
4.优先考虑有生物信息学背景或细胞生物学背景的申请者。

43

脑科学纳米技术研究组

发展纳米感应探针,从而实现神经电活动、神经递质、神经调质的检测与调控

刘佳男

jnliu@ion.ac.cn

1.在相关专业(材料,化学,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等)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
2.在重要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1篇或以上学术论文;
3.有纳米感应探针、脑成像、脑机接口、脑疾病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4.较强的独立工作和学习能力,工作扎实,认真负责,善于交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44

神经动态与认知研究组

自由活动猕猴多个脑区在空间认知和事件记忆的神经编码和相互作用

毛盾

dunmao@ion.ac.cn

1.获得或即将获得神经科学或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具有独立工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2.具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
3.具有一定的英文写作与沟通能力;
4.具有在体电生理记录经验者优先考虑;
5.具有灵长类动物实验经验者优先考虑。

45

认知过程生理学研究组

感知和认知过程研究

NikolaosLogothetis

nikos.logothetis@
tuebingen.mpg.de

1.在医学、神经生物学、数学、物理、电子工程、计算机等相关专业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
2.有外科、神经生理学或神经影像学经验者优先,在半导体技术、集成电路、电路设计和无线技术方面有经验者优先,具备较强的数理背景,有能力进行数学建模和高级数据分析者优先;
3.掌握MATLAB、Python或Git相关知识;
4.具备良好的英语写作和口语能力。

46

脑疾病多尺度动态研究组

探索大脑与行为之间的多尺度相互作用

HamidNoori

hamid.noori@icpbr.ac.cn

1.在医学、神经生物学、数学、物理、电子工程、计算机等相关专业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
2.有外科、神经生理学或神经影像学经验者优先,在半导体技术、集成电路、电路设计和无线技术方面有经验者优先,具备较强的数理背景,有能力进行数学建模和高级数据分析者优先;
3.掌握MATLAB、Python或Git相关知识;
4.具备良好的英语写作和口语能力。

47

分子与细胞神经成像研究组

分子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生物响应磁共振造影剂开发

GoranAngelovski

goran.angelovski@
icpbr.ac.cn

1.博士或同等学历学位,在以下任一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生物、生物工程、大脑生理或行为药理学;
2.具备大脑手术或脑内微注射实验技能,熟悉体内成像技术尤其是MRI者优先;
3.具备较强的组织、分析和沟通能力,有责任心、进取心和团队意识,较强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4.愿意同化学及MRI专业人员密切合作,需对交叉学科与创新融合有极大的兴趣和动力。

48

全身动态脑实验室

大脑动态和行为的内感受调节研究

HenryEvrard

Henry.Evrard@
tuebingen.mpg.de

1.神经科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有膜片钳记录或醒猴电生理学经验。
2.或物理/数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有神经科学多元数据分析和建模经验(Matlab/Python)。
3.心理学、灵长类动物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历,有灵长类神经行为学研究经验。

49

视觉认知神经动力学研究组

视知觉的脑网络机制

VishalKapoor

vishal.kapoor@
tuebingen.mpg.de

1.认知或系统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工程或相关学科博士学位,在国际同行评审期刊发表一作论文(或提交手稿或预印本)。
2.有细胞外电生理学、动物训练和行为学、Matlab/Python编程经验者优先。
3.有灵长类动物工作经验者优先。

50

脑成像研究组&突触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组(联合招聘)

结合功能蛋白质设计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竺淑佳

shujiazhu@ion.ac.cn

1.具备神经科学研究背景,熟练掌握组织切片、免疫染色、神经解剖学等基本技术与知识;
2.具备实验动物行为学和手术实践经验(如静脉和气管插管、开颅等),具有鼠、猫、灵长类等动物麻醉经验优先考虑;
3.具备采集和分析磁共振影像数据的实践经验者优先考虑;
4.在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生物学方面有较好的学术背景;具备蛋白纯化、分子与生化实验经验的候选者优先考虑;
5.发表过一篇或以上SCI收录的论文(第一作者),具有良好的英文阅读与写作能力;
6.联合课题组提供从分子设计、生化鉴定到磁共振成像等全面系统的培训学习机会。

51

场景与行为研究组&转化脑影像组(联合招聘)

研究狨猴空间认知地图的神经机制

刘赐融、徐春

crliu@ion.ac.cn或
chun.xu@ion.ac.cn

1.获得或者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具有神经科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信息学、数理统计、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专业背景者;
2.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者优先考虑;
3.熟练掌握立体定位手术和动物认知行为训练者优先考虑;
4.熟练掌握在体电生理实验技术者优先考虑;
5.具有灵长类动物实验经验者优先考虑。

52

分子和细胞神经成像研究组

利用生物响应磁共振造影剂开发新型神经成像技术,研究大脑功能;主要运用多种化学、生化、及生物学实验技术,拓展大脑活动可视化的方案。

GoranAngelovski

Dr.Angelovski
(goran.angelovski@
icpbr.ac.cn;并抄送ygao@ion.ac.cn,hr@
ion.ac.cn,全英文)
附上简历、求职信包括以前或进行中的项目、短期和长期职业规划、应聘该岗位的自身优势

(化学方向)候选人将与化学及MRI专业人员密切合作,需对交叉学科与创新融合有极大的兴趣和动力;理想的候选人需具有博士或同等学历学位,在以下任一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有机合成、生物有机化学或配位化学;对大环分子或镧系配合物制备、或对其物理化学性质研究有经验者优先。

(磁共振影像方向)候选人将与化学及MRI专业人员密切合作,需对交叉学科与创新融合有极大的兴趣和动力;理想的候选人需具有博士或同等学历学位,在以下任一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生物、生物工程、大脑生理或行为药理学;必须具备大脑手术或脑内微注射实验技能,熟悉体内成像技术尤其是MRI者优先。

53

多模式神经界面研究组

主要从事大规模,高通量无胶质瘢痕超柔性神经电极的开发以及其在神经义肢、脑机接口、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实验室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利用微创神经电极实现神经义肢与运动代偿;(2)闭环自驱动脑机接口的设计和应用;(3)多种神经系统性疾病的稳定有效治疗手段开发。

李雪

xli@ion.ac.cn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相关领域博士学位。
2.专业方向:生物医学工程、神经生物学、神经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芯片设计微纳加工、临床、自动化控制、计算机科学和电气工程等相关专业。
3.对相关研发工作有憧憬和热情,积极主动。执行力和领导力强,能够组织团队开展工作。

54

分子与细胞神经成像研究组

利用生物响应磁共振造影剂开发新型神经成像技术,研究大脑功能;主要运用多种化学、生化、及生物学实验技术,拓展大脑活动可视化的方案。

GoranAngelovsk

goran.angelovski@
icpbr.ac.cn;并抄送ygao@ion.ac.cn,全英文)附上简历、求职信包括以前或进行中的项目、短期和长期职业规划、应聘该岗位的自身优势。申请博士后需附上三位推荐人信息。

候选人将与化学及MRI专业人员密切合作,需对交叉学科与创新融合有极大的兴趣和动力;理想的候选人需具有博士或同等学历学位,在以下任一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生物、生物工程、大脑生理或行为药理学;必须具备大脑手术或脑内微注射实验技能,熟悉体内成像技术尤其是MRI者优先。
理想的候选人应具备较强的组织、分析和沟通能力,有责任心、进取心和团队意识,较强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55

脑智发育环路机制研究组

以果蝇和其它模式生物为研究对象,关注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动物行为,并尝试在神经环路水平系统地解析调控动物行为的环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汪菲

wangfei@ion.ac.cn

1.独立开展或与实验室其他成员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参与指导研究生和技术人员的科研工作。
2.获得神经生物学或其它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至少一篇论文,具体研究领域不限;
3.有较好中英文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对脑科学有相对全面认识;
4.对自身发展有较清晰的规划,有果蝇研究背景者优先。

薪酬福利、岗位支持和发展通道:

1.纳入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岗位管理,税前年薪20-40万;同时为博士后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公积金、补充公积金;

2.有完备的博士后资助体系。在站期间,博士后有机会申请中国博士后基金、中科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求索杰出青年计划”博士后、基金委青年项目与面上项目等资助;

3.中心具备一流的公共技术支撑平台,保障实验顺利进行;

4.每年有参加国内外顶级国际会议的科学交流机会;

5.博士后进站后即可落户上海,出站后留沪工作,配偶、子女可随迁落户上海;

6.为博士后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对于业绩优异、能力突出者,中心将通过中科院“引才计划”等有关人才计划引进。​

四、应聘方式

应聘者请将简历及相关应聘材料(如:代表性论文)通过Email发送相应的合作导师,并抄送至:hr@ion.ac.cn,在邮件中注明应聘“XXX研究组博士后+高校人才网”岗位。职位未招满之前,长期有效;符合要求者,中心将尽快安排面试。

合作导师和研究方向(详见研究组信息:http://www.cebsit.cas.cn/yjz/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