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两弹一星”元勋、两院院士王大珩先生为学校创始人、第一任院长。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光电特色和国防特色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长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 因光而生,追光而行。学校形成了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工、理、文、经、管、法、艺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构建了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完备的大光电学科体系,光、机、电、算、材、化主干学科均已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16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长春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于2018年4月,是吉林省首家人工智能学院,在中国工程院姜会林院士倡议下牵头组织成立,并由杨华民校长兼任首任院长。学院下设智能科学与技术系、机器人工程系和人工智能实验教学中心。 学院秉承“创新驱动、教研融合、协同育人、服务需求”的办学理念,面向国家需求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以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亟需的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采取政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坚持突出光电特色和国防特色,重点开展认知与推理、机器学习等方向的科学研究,推动人工智能与光电技术、精密制造、计算机等相关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人工智能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搭建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聚焦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智能教育、智能医疗、智能城市、智能国防六个领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深度融合发展。 人工智能学院正以“人工智能+特色学科”的方式,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培养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