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你后悔了吗?

为什么要读研究生,意义是什么

每一年考研季,有人因为考研失败而倍感挫折,有人却因为考研成功而叫苦连连。如果你觉 得备考很辛苦,放心,科研阶段会更苦。你以为考上是痛苦的结束,其实只是序幕。那么, 那些考上研究生的人后悔了吗,听听经历过的人怎么说——

“小时候写作文,有个作文题目是你的愿望是什么?我记得很清楚,自己写的是想要当科学家……回望这些年的科研生涯,我觉得自己成长了不少,从一个科研小白成长成一个知道怎么去面对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人。”
——《从普通大学考进国科大最终博士毕业,我一路过关斩将》

“对于一位对学术和研究有浓厚兴趣的小伙伴来说,攻读博士学位是一次自我锻炼和升华的过程,也是一次难得的人生旅程……尽管读博要面临的现实问题确实不少,但读博士带来的超越名利之外的“精神滋养”,却带来更大的人生力量。”
——《女,32岁,已婚有娃,刚考上西交博士,该不该去读?》

“不像城市孩子可以选择读书,书读不好还有其他很多出路。对于我们山区农村的孩子来说,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或者是最好的出路。因此,从小父母就要求我努力读书,读到博士,真正走出去。”
——《如果再给你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你还会读博吗?》

博士学历是进高校、科研机构的敲门砖。7月30日南方日报报道,广东发布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意见20条到2025年本科高校教师48%有博士学位。未来,博士学历可能成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准入门槛,这就意味着学历不够,连参与竞争的机会都没有。”
——《学历无用是我听过最扯的言论!》

“当别的同学被老师催着开组会、读文献、做课题,感觉自己毫无目标,一片茫然。正如施一公所言,‘博士期间没有和导师长时间的沟通交流,是很难做出好的研究的’……虽然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也是要有导师领着进了门,自己才能找到修行的路,不是说招进来就可以完全靠自己的。”
——《遇到“放养型导师”,如何开展科研工作?》

“读博第三年时,课题还没做完,导师跳槽了。换课题有点来不及,如果用原课题发文章,就只能让原导师担任通讯作者,但这样一来,新导师就显得有些出力不讨好了,谁愿意收我?甚至有学院领导跟我说:‘要不你硕士毕业吧……’
——《导师跳槽了,我该怎么办?》

“每年一万四千块钱的助学金没了,每年一万块钱的奖学金也没了,我的论文还未写完,无法出去打工,而寄居的出租屋又是如此逼仄,闪转腾挪也容不下来京探望的父母,于是只好一边写论文,一边自己照顾嗷嗷待哺的孩子。那年秋天下了一场雨,最后一场秋雨下完,我第一次感觉到了生活的寒冷。
——《博士延期那年,我拿着刀要回了我的800块钱》

实现科研理想就是这么一件不可控的事,从选导师、定方向、做课题到写文章、审稿、找工作,每个环节都有很多不确定性。就像你永远不可能准确预测一个科学问题何时被解决,你也无法预测自己何时毕业,实验是否会符合预期,甚至课题是否会被抢发……”
——《你问我读博的痛苦领悟?我能给你说三天三夜》

你后悔读研吗?
后悔 不后悔

点击投票

这样的问题从来不乏讨论,但是谁也说不出一个肯定的答案来。因为人生处处是选择,不存在一个可以遵循的模式,你的选择未必适合别人,同理,别人的选择也未必适合你。

后悔,往往是因为现实达不到预期。但是路是自己选的,我们要选择自己能承担的,更要承担自己所选择的。遭遇挫折时,不要过分沉浸在后悔的情绪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方法,去适应实际生活才是当务之急。

想要做出最优解,选择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可以多方面了解、分析选项之间的优劣势,根据自己的需求排列它们的重要程度。哪怕结果没有达到预期,也没有必要后悔,因为你的选择已经是当下所能做出的最合适的选择。

最重要的是,不要去跟别人比较。对于读研的人来说,切忌因为看到没读研的人过得怎么怎么好,就对自己产生怀疑或失望。你们选择的路不一样,本身就不具有可比较性。

正如著名诗歌《The Road Not Taken》中写道“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树林分出的两条路,如同人生面临的每个抉择,一旦作出了选择,我们就无法回头,更无法得知另一条路是否会更好。所以,不管你选择了哪条路,就坚定地走下去吧!

读研的过程固然少不了痛苦的时刻,但是对大多数研究生而言,读研带给他们精神上的富足,也带给他们上升空间和更多选择。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1年12月25日开始,高才在这里预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