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校人才网资讯观点热议>读个博士再进高校,已经没有性价比了?

读个博士再进高校,已经没有性价比了?

发布日期:2025-04-01 作者:大圣 阅读量:313 取消收藏 收藏文章
【摘要】对于博士来说,进好一点的公办高校的难度正在一天天加大。而对于想进高校的硕士,可是不可为了进高校当下随便去读个博士,一定要深思熟虑。只有在博士期间努力提升学术实力,做出亮眼的科研成果,未来求职时在一众普通人间,或许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高校教职市场中站稳脚跟。


最近我挺有感触的。几年前,我有个朋友刚去一所 985 高校读博,当时他规划着,等毕业了找个不错的公办本科院校当老师就行。可到了今年,他博士快毕业了开始找工作,投了好多学校,结果回应的没几家。


他本硕都是双非院校,这成了个大劣势,虽说博士学历挺硬,是中部某非常牛的985强校,还有海外进修经历,现在却没啥好选择,挺让人丧气的。去高校面试的时候,他甚至都忍不住想,难道自己只能随便找个公办大专将就一下了?


早几年的时候,他还说博士后就是 “耗材”,等他博士毕业就直接进高校了。结果最近也开始琢磨要不要去企业做博士后了(他说图钱和未来教职两条路)。



这就让人心里犯嘀咕:这几年去读博,读完再进高校的选择,是不是已经没什么性价比了?


  不同高校类型,在招聘人才上存在明显差异


为什么2025年了,博士作为最高学历,进高校会体感“难如登天”?或许这和往什么样的学校投简历有很大关系。比方说985/211院校招老师,现在都搞三件套标准:本科、硕士、博士必须全是名校毕业,不仅如此,还得有出国留洋的经历,论文数量比菜市场白菜还多。


普通家庭出来的博士,没海外镀过金的,简历直接进碎纸机,就连清华北大的博士去应聘,人家还要挑:你这XX期刊不够顶级/哦你有顶级的期刊啊,但你这论文数量不够多……



也就是说,没有海外经历的先不考虑,本硕博不是名校的先不考虑,顶级期刊发表少的先不考虑,没有国内外知名单位工作经历的先不考虑等。卷的更多博士不得不把目光放到普通高校上……那么博士求职公办本科的情况如何呢?事实证明也很卷。


某二本高校:

2025年招聘计划,院里仅招一名新大学老师,

收到简历却有“一尺高”,双非博士基本没有面试机会……

图源小红书用户


于是乎,2025年许多应届博士找工作,目标基本都放在了“末流公办本”“公办大专”,还有“民办本科”上,然后这三类目标,应聘时还各有特质——


- 去公办本科应聘,面试的时候会特别看重科研论文。好多双非学校都想评“双一流”学科,这也会给新入职的老师安排很重的考核任务。

- 如果博士打算应聘公办大专,面试中大概率会被问到“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差异是什么”。


这背后反映出博士入职职业院校时,需要慎重权衡的关键问题:除了少数资金充裕、资源雄厚的沿海地区知名双高计划A类院校外,一旦选择进入职业院校,通常就意味着博士要放弃在科研领域追求更高成就的机会。 


不过要是博士毕业的学校排名很靠前,比如在世界排名前200名,那公办大专给这类博士定的考核目标,他们一般都能轻松完成。 


如果面试民办本科,博士学历目前还是硬通货,只要专业对口,基本不卡。


有些人可能读博期间没受过的打击,毕业求职时,一时间很难接受被高校“挑挑拣拣”的境况。


想当初选择读博,也无非为了一个稳定的工作。若是硕士学历也能在高校,谋得一靠谱去处,又有多少人愿意再花费四五年时间,甘于清贫地继续读书呢?


补充热议:硕士教师在高校的几大心酸,你有哪些?

- 收入微薄:薪资常低于纳税起征点,部分硕士教师反馈,转正后在高校仅五千月薪左右,与本科就业了很多年的同学对比悬殊。

- 学历歧视链底端:学生轻视“硕士老师”,博士同事疏离,科研核心项目受限,沦为“打杂工具人”。

- 工作繁杂内耗:承担大量行政杂务、流程管理,成果难积累,与博士“科研增值”形成反差。

- 晋升无望被动躺平:职称评定周期长、资源匮乏,竞争力弱,多数困于“助教-讲师”层级难突破。


计划赶不上变化,读完博士再进高校的选择,看起来似乎真的没什么性价比了。



  一个现实:高校越来越看重博士的“含金量”


近几年学历贬值,如果没有博士学历,通常是很难进入一所不错的公办高校。


但是仅有博士学历也并不足以保证能够进入高校,这里面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比如科研成果、教学能力、学校具体的招聘要求、竞争情况等。或许可以这么说:博士学历越来越向着“进高校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靠拢。


但需要为了进高校,什么博士都可以读吗?明显不行。早几年,一些高校还会集中给在校老师个海外博士学历,如今已经都不太流行了。

△早些年,国内某些高校流行“批量速成博士”


为了博士教师的数量达标,当时部分高校对博士文凭的深浅考量得并不多,当时甚至可以不看成果,只要有博士学历就行。可随着越来越多人涌入,如今博士学历的含金量被稀释了。这就好比一杯清水,杂质多了,水也就浑了。人才市场上博士数量大幅增加,质量却参差不齐。


如今,高校引才的态度便有了大转变。


△2020年,某公办本科《教职工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管理办法》


现在引进博士时,会格外关注其就读学校和地区。高校逐渐意识到,只有那些真正在博士阶段潜心钻研,取得优秀科研成果的人才,才是高校未来发展真正需要的。


如今时代变了,高校对博士人才的要求愈发严苛。有的高校,已经原则上不引进东南亚、韩国博士了;在职老师读完此类博士,甚至不能享受安家费、副高绩效等待遇。


本硕双非,即便博士是 985 院校出身,求职时都饱受挑剔。可想而知,非名校出身的博士面临的竞争压力有多大。


综上所言,对于博士来说,进好一点的公办高校的难度正在一天天加大。而对于想进高校的硕士,可是不可为了进高校当下随便去读个博士,一定要深思熟虑。只有在博士期间努力提升学术实力,做出亮眼的科研成果,未来求职时在一众普通人间,或许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高校教职市场中站稳脚跟。


来源:   高校人才网V(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高校人才网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高校人才网V”,如需转载,请联系获得授权。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人才网官方微信(微信号:Gaoxiaojob)。
高校人才网
百万硕博人的择业平台
高校直招
5000+单位官方入驻
简历直投
30W+职位一键投递
{{applyDialogData.systemTips}}
{{applyDialogData.resumeTips}}
+ 上传
+ 上传文件
立即续费
{{successContentUp}}
{{successContentDown}}
我知道了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职位投递成功!
微信扫码关注【高校人才网服务号】

求职效率翻倍

实时接收投递反馈
精彩活动抢先知晓
为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