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硕士爆料——今年进面的高校中,有几所高校招聘公告写了“硕士起步”,但实际沟通时,明确要求了“硕士进校后,需在三年内考上博士”;对读博学校的排名和专业有更高要求,不再像前两年很多高校有自己合作的东南亚高校,硕士教师们可以一起申请教育学博士等;如果考不上博士,三年合同到期就予以解聘。
该硕士还表示:强制硕士教职工读博的情况,自己主要在沿海地区的高校遇上了,甚至民办公办都有。那么问题来了,高校为什么开始要硕士必须读博?
01.
高校要求硕士必须读博的原因?
某所民办本科人事处的老师直言:
“我们学校就是希望硕士老师们能抓紧时间去读博,提升自己,这真的是为了老师们好。院里对大家的本硕学历其实不太挑。有些大学虽然也说招硕士,但实际上只要985、211的,或者得是有高级职称的。相比之下,我们学校的门槛真的不算高。主要是考虑到人才和学校的未来发展,毕竟学校里的老师如果都是博士,对学校整体评估和老师们的职称评定都有好处嘛。”
不过,笔者认为:现在有些高校招硕士时提出读博要求,可能也是被大环境给逼的。今年很多高校经费都大幅缩减了,从外面聘用博士来校成本实在太高。要是自己学校的硕士老师都能升成博士,那学校也能省下好大一笔钱不说,还能减少学校教职工的人员流动性。
想想早几年进高校的硕士老师们,他们大多数签的都是聘用制合同,待遇还算不错。可看看今年的高校招聘公告,好多硕士能报的岗位都变成了人事代理岗,甚至是劳务派遣岗。硕士求职高校的光景,已经大不如前了。
不过,笔者查阅了一下,还是有一些高校和硕士直接签聘用合同的。其中也有个别高校把“入职三年内考取博士研究生或取得高级职称”的要求明确写在了公告里。
截图自公众号“高校人才网V”
02.
高校里,那些“主动”读博的硕士们
其实,不仅高校方面在积极鼓励硕士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在当前环境的影响下,也有一批已入职高校的硕士教师们,主动选择了继续深造读博。
“40来岁的硕士出国读博;30来岁的硕士国内读博;年轻且没有编制的硕士辞职读博。”“不读博没事,但是在高校不读博已经不行了。”
△某大学老师概括自己学校的教职工读博情况
早不读博晚不读博,为何近年来众多硕士教职工纷纷选择攻读博士学位?尤其是那些早年已入职高校的硕士,他们在毕业时未选择读博,工作后反而读博意愿增强?一些正在攻读博士的硕士教职工坦言:“我其实并不愿意读,但如果不读,就仿佛失去了所有竞争力。”
有大学教师分享道:「早些年硕士进入高校工作相对容易,学校氛围也不那么竞争激烈,因此同事们普遍持有一种“上好课即可,其余无碍”的态度。」
然而,近年来高校对博士的需求激增,招聘标准也从“只要有博士学历即可”提升至“只欢迎优秀博士,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和海外优青等,其他人则难以满足学校要求”。
于是渐渐地,硕士与博士在同一校园内共事,简历间的差距日益显著。学校领导也意识到,一些资历较深的硕士教师在工作态度上趋于躺平,其专业能力和工作技能也渐显不足,与新进的博士教师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就这样,资源分配的天平开始倾斜,高校愈发倾向于将更多资源分配给博士教师。
△一位硕士大学教师透露了自己因内卷而决定攻读博士的心路历程
另外还有一些硕士,则是在高校工作后发现:尽管高校无编制在某种程度上所有人境况都相似,但相较于没有编制的博士,没有编制的硕士往往面临更加不稳定和缺乏保障的职业生涯前景。
△普通硕士教师想要长期留在高校工作很难
显而易见,对于硕士毕业生而言,尽管当前高校提供多样化的岗位选择,如聘用制(对比其他用工方式,稳定性和待遇较好,且多实行同工同酬)、人事代理以及劳务派遣等,但在寻求长期职业稳定与发展方面,硕士学历可能显得力不从心。
有的硕士不想读博,有的硕士不适合读博,但只要你想进高校工作,攻读博士学位成为了硕士大学老师们难以回避的一个选择。坦白地说,尽管有些无奈,其似乎是当前环境下不可避免的趋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