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科院庐山植物园简介 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由老一辈著名的植物学家胡先骕、秦仁昌、陈封怀(尊称“三老”)于1934年创建,为我国第一座亚热带山地植物园,占地面积5000余亩,分为庐山本部、鄱阳湖分园、山南分园和南昌科研中心四个园区。现已建成杜鹃园、松柏区、蕨苑、岩石园、猕猴桃园等17个专类园区,迁地保育植物9000余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600余种,是我国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特别是在杜鹃花属、松柏纲和蕨类植物的引种保育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国内植物园中独树一帜的三大特色,奠定了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庐山植物园秉承“科学内涵、美丽外貌、文化底蕴”的办园理念,与国内外众多的植物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是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和中国植物园联盟(CUBG)成员之一,现有在职职工200人,具专业技术职称149人,其中江西省千人计划人才10人,博士79人,硕士57人。2019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共建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正在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引进与学科建设、科研支撑平台建设、园林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已初步建成5个研究中心24个研究团队,建有江西省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昌大学招收并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二、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研究组简介 研究组位于南昌科研中心,科研平台先进,配套体系成熟,在次生代谢物合成途径解析、代谢调控和合成生物学方面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在国家自然基金、江西省双千计划、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下,主要开展的研究方向为: 1、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合成与调控机理研究:基于组学的数据挖掘,解析药用植物中主效成分的合成途径、调控机制与进化起源,为“高附加值”植物的分子育种与合成生物学提供创新思路和技术支持。 2、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工厂搭建:使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在微生物、光合藻类及植物中,构建经济价值高的代谢物的异源合成工厂,解决珍贵原料的市场供需难题,保护野生种质资源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