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建于1903年,是一所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在医院。2020年,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正式挂牌,2021年,大坦沙院区成为广州实验室临床基地。承担着省市乃至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紧急医疗救援任务,特别是在抗击非典、禽流感以及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受广大群众信赖,享誉海内外。2020年,钟南山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国家“双一流”高校广州医科大学于2007年10月获国家科技部批准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和广州海关。实验室定位应用基础研究类,秉承“双转化、双推广”的创新理念,坚持“四个面向”,以呼吸疾病临床防、诊、治的关键问题为导向,构建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基础研究向临床研究“双转化”机制,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开展以解决呼吸疾病临床问题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并推动研究成果的多中心临床验证,形成创新产品或治疗方案,再“双推广”到市场或临床基层,形成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成果转化到产业创新的全链条创新模式。 赖克方教授课题组成立于2001年,目前有临床与基础研究固定人员16人,在站博士后、研究生等流动人员31人。目前,课题组下设咳嗽专科门诊、病房、临床实验室、基础实验平台和中药新药研发平台。课题组长期致力于慢性咳嗽研究,在慢性咳嗽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处于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地位。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项,牵头开展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近20项,在研经费超3000万元,发表相关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国际、国内发明专利20多项,主编了我国首部慢性咳嗽专著,牵头制定并多次修订中国咳嗽指南,参与制定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咳嗽指南和欧洲呼吸协会(ERS)慢性咳嗽指南。 目前课题组研究方向主要为慢性咳嗽与哮喘诊治与机制研究。目前正在进行的大数据相关的研究包括中国慢性咳嗽队列研究、以及全国支气管哮喘数据登记研究(已完成I期及II期,登记病例3万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