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位简介
南京医科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医学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34年,时名江苏省立医政学院,抗战时期更名为国立江苏医学院。1957年,由镇江迁至南京,更名为南京医学院。1962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六年制医药院校。1981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
学校坚持“开门办学”,与各级政府,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建立了形式多样的联系与合作。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日本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医学院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
“十四五”期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一流学科、一流附属医院和一流办学条件,凝心聚力、统筹施策、开拓创新、改革攻坚,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的“双一流”医科大学。
2、招聘岗位
岗位名称(可点击查看详情) | 说明 | 招收学科 | 招聘条件 | |
师资博士后 | 指人事关系在学校且工作地点在学校的博士后人员(含天元师资博士后) | 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生物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 1.博士后的申请者年龄应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 2.申请师资博士后者近三年内学术成绩应达到以下要求之一: (1)原则上以第一作者(排名第1)或通讯作者(含共同通讯)在南京医科大学高水平期刊(高水平5类及以上,以我校最新发布的版本为准)上发表至少1篇科研论著(高水平期刊目录详见https://kjc.njmu.edu.cn/2025/0117/c18603a279237/page.htm); (2)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 (3)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5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3。 3.天元博士后仅选拔培养本校拔尖创新人才,申请者须符合《南京医科大学天元师资博士后培育计划实施办法》(南医大校[2023]23号)的相应条件。 4.本校博士毕业申请者原则上以第一作者(排名第1)在南京医科大学高水平期刊(高水平4类及以上,以我校最新发布的版本为准)发表至少1篇科研论著,考核通过后,可申请在其博士毕业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 |
指人事关系在学校而工作地点在附属医院的博士后人员 | ||||
人事关系和工作地点均在宁外附属医院 | ||||
在合作导师的指导下,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工作。不享受师资博士后待遇 | ||||
我校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与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联合招收的博士后 |
3、薪酬及其他待遇
(1)年度总收入(在站2-6年均享受)
全职博士后在站期间按照国家、省和学校相关规定享受博士后工资及福利待遇(包含住房公积金、逐月住房补贴、社会保险及年金等),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根据博士后不同类型,享受相应待遇如下:
博士后类型 | 工作岗位 | 年度总收入 | 备注 | 叠加待遇 |
师资博士后 | 校本部 | ≥30万 | 在站2年内,工资及福利待遇由学校承担;对经批准延期的博士后,在站第3-6年的工资及福利待遇由合作导师与学校按照相关比例共同承担。 | 在年度总收入的基础上,入选“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等,国家或江苏省资助叠加发放。 |
附属医院 | ≥30万 | 工资及福利待遇均由医院承担。 | ||
姑苏学院、 泰州临床医学院、 常州医学中心、 无锡医学中心、 苏北临床医学研究院 | ≥40万 | 工资及福利待遇由相关学院承担。 | ||
普通博士后 | 校本部 | ≥22万 | 享受学校讲师待遇,在站2年内,工资及福利待遇所需费用由学校和合作导师各承担50%;对经学校批准延期的普通博士后,在站第3-6年的工资及福利待遇由合作导师与学校按照相关比例共同承担。 | |
联合招收博士后 | 博士后工作站或创新实践基地 | 工资及福利待遇由博士后工作站或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承担 | ||
(2)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倾斜政策
师资博士后在站期间可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参加副高级特设岗位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受聘职务后,可享受副教授的薪酬待遇(仍享受博士后其他待遇)。
(3)科研绩效
在站期间获得的科研项目及产生的科研成果,按学校科研津贴发放相关规定享受科研津贴,与校内教师同等待遇。
(4)专项科研经费
学校对经批准延期满一年的校本部师资博士后,给予其合作导师10万/年的专项科研经费,用于支持博士后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专项科研经费最高额度20万元,按相关文件执行。南医名城创新博士后另行规定。
(5)优先留校(院)
学校对在站期间工作优秀的博士后优先留校(院);对符合学校高层次引进人才条件的优秀博士后,可按人才引进政策直接予以引进。
(6)申报项目
学校支持博士后以项目负责人身份申报各类项目。
4、联系方式
学校联系人:周老师,025-86869227;
电子邮箱:postdoctor@njmu.edu.cn;【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通讯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101号德馨楼A125
1、单位简介
中国中医科学院(原名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于1955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集科研、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药研究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因在青蒿素的发现及其在疟疾治疗中的应用方面的杰出贡献,于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于2021年10月获中央编办批复成立,核定事业编制40名,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中国中医科学院所属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江西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院为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所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于2022年2月获江西省编办批复成立,核定事业编制200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与江西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院统一纳入中国中医科学院管理,实行“两个机构、一套班子、合署办公,一体运行”机制(统一简称“健康产业所”)。
2、招聘岗位
岗位名称(可点击查看详情) | 招聘专业 | 招聘条件 | 在站时间与工作待遇 |
中药制剂、中药化学、中药药理、中药分析等相关专业 | (一)年龄35周岁以下,优秀者可以放宽至38周岁,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身心健康。 (二)与我院有科研课题合作、协作单位的人员可以申请项目博士后,在站工作时间每年不得少于6个月。 (三)学术科研情况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在核心期刊上以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的;以主编或副主编身份出版专著、编著、译著10万字以上的;作为主要参加人(前3名)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的。 (四)博士期间专业为中药制剂、中药化学、中药药理、中药分析等相关专业。 | 工作地点为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新区中医药科创城,在站工作时间一般为2年,原则上不超过4年。 (一)为博士后人员提供在站期间住房,按照健康产业所博士后有关规定发放工资。 (二)博士后人员享受我所职工同等工会福利,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 (三)协助符合条件者申请江西省及市、区提供的人才待遇:省级博士后补贴16万元,南昌市生活补贴10万元,新区博士后补贴15万元/年(资助三年)、科研经费10万元。 (四)拟进站人员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人员科研成果奖励标准,一次性给予3-5万元奖励。 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以中国中医科学院或院属单位为第一单位获得的科研项目、荣誉称号、发表论文等根据我院博士后人员科研成果奖励标准给予5-30万元不等奖励。 (五)中国中医科学院独立招收博士后人员按在职职工管理,可申请所在单位的科研绩效奖励,在站期间可参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承担院级自主课题、对外交流合作研究的机会。 (六)符合条件的可以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资助博士后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及学术交流项目等各类科研及人才项目。 |
3、报名方式
报名链接:http://36.140.18.81:8081/edc/formview/t8f086
申请者请按报名系统要求填写信息并上传有关附件材料,有关表单请点击以下附件进行下载:
附件1:博士后申请表(https://img.gaoxiaojob.com/uploads/job_appendix/20250507153802_45446.docx)
附件2:申请博士后人员科研合作意向(https://img.gaoxiaojob.com/uploads/job_appendix/20250507153802_83001.docx)
1、单位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建于1958年,专注于重大传染病疫苗的研发及生产,集产学研于一体,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及博士学位授予点。在长达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研究所紧紧瞄准国家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重大突破和重点培育方向,着力解决重大疾病疫苗研发及产业发展相关前沿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相应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
研究所先后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个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全球第一个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及全球第一个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单苗、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为中国儿童免疫规划提供了数十亿剂次疫苗。研究所创新疫苗在我国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有效供给和应用,为中国本土消灭脊髓灰质炎、控制甲型肝炎流行、大幅降低手足口病流行、重症和死亡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
2、招聘岗位
课题组(可点击查看详情) | 研究方向 | 专业背景要求 | 申请条件 |
wangyc@imbcams.com.cn | 医学病毒学研究、生物制品研发及生物制品评价技术研究,致力于解决我国传染病防控产品转化中的卡脖子问题,提升我国传染病防控能力。 | 病原生物学、病毒学、免疫学、生物制品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遗传学、结构生物学、分子流行病学、实验动物学 | 1.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2.具有博士学位和学历,获得博士学位年限不超过三年; 3.必须保证在站期间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不招收在职人员,不招收联合培养博士后; 4.本校博士毕业生不能申请进入本校同一个一级学科流动站; 5.申请人应在有影响力的国际期刊发表过至少1篇科研论文且为第一作者;如不符合该条件,经本人申请,合作导师和所院同意,可通过匿名评审方式进站。 6.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富有责任感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
longdingl@gmail.com | 呼吸道病毒感染致病机制研究及疫苗研发;肠道病毒感染机制研究及疫苗研发;以单克隆抗体为导向的新型疫苗设计和评价;以单细胞测序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疫苗评价体系的探究。 | ||
liaogy@imbcams.com.cn | 现研发四价流感裂解疫苗、Hib多糖结合疫苗、mRNA疫苗,以及新冠减毒疫苗。 | ||
may@imbcams.com.cn | 开展肿瘤微环境免疫调控与新型肿瘤疫苗研究,并针对SARS-CoV-2、RSV、诺如病毒、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进行重组疫苗研发,重点关注新型纳米载体发展、抗原与佐剂的仿生功能化纳米递送设计、以及纳米疫苗免疫效应机制揭示。 | ||
qsun@imbcams.com.cn | 虫媒病毒致病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高致病性病原体防控技术、病毒疫苗及诊断试剂研发。 | ||
zyang@imbcams.com.cn | 疫苗遗传学:病毒样颗粒(VLPs)疫苗的高表达和组装体系、调控原件和机制;疫苗细胞基质的基因编辑和遗传学工程改造。 疾病遗传学:基于中国不同人群永生细胞库遗传资源的疾病分子遗传学研究,包括遗传性血液病、罕见病和心血管疾病等。 | ||
liuye@imbcams.com.cn | 重大疾病疫苗的科学问题探索和应用推广。具体涉及“疫苗及佐剂的全新设计、机理研究和工艺优化;全新检测分析方法的设计和建立”。具有多学科交叉、科研思维创新的特点。 |
3、申请程序及注意事项
1、有意向申请者,可联系团队也可将本人简历发送至人力资源处邮箱133@imbcams.com.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某某岗位+本人姓名+高校人才网,【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2、个人报名材料务必详尽,并标注应聘团队,所有信息真实。提供虚假信息者,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应聘资格。
3、联系人:郭老师 联系电话:0871-68324110
1、单位简介
上海健康医学院诞生于“健康中国”新时代,是一所上海市属应用技术型本科医学院校。学校地处浦东张江科学城国际医学园区。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万余人;拥有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健康服务与管理、药学、生物医学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20个本科专业。其中,3个专业为全国首创,6个专业填补了上海市空白。学校定位于“应用型、特色性、国际化”医学本科院校,坚持“医工结合、医养结合、医保结合”发展方向。学校拥有11所附属医院(含筹)及多所教学医院,十余个国家级和上海市级公共实训基地,并与数百家高水平医疗服务机构、企业和检测单位保持全方位紧密合作关系。同美、日、法、英、澳、德等几十个知名院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2、招聘岗位
招聘课题组(可点击查看详情) | 具体要求 | 招聘对象和条件 | 联系方式 |
RBD的生物钟基因及肠道菌群失调研究 (乐卫东教授课题组) | 生物学、医学、药学等专业,有神经生物学、神经电生理学、神经免疫学、动物行为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经验优先,在RBD及PD等神经系统疾病领域有研究经验者优先 |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违法违纪等不良记录。 2.已获得博士学位,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应届博士研究生,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 3.所学专业与博士后研究方向切合相关,或对所报课题有足够的学科背景支持和一定的研究积累。 4.具有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 5.具备全职或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条件。 | 陈老师 021-65883890 chenpq@sumhs.edu.cn |
整环SPECT/能谱CT一体化分子影像仪的研发 (黄钢教授课题组) | 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 | 黄老师 021-65883231 huangqq@sumhs.edu.cn | |
智能医疗器械与主动健康 (吴韬教授课题组) | 生物医学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相关专业,有医疗器械相关研究工作经历者优先 | 周老师 17752577581 cmid@shsmu.edu.cn | |
不同运动处方诱导mTOR相关性自噬在老年肌少症中的作用效果与机制研究 (郭琪教授课题组) | 医学相关专业;熟练掌握基础动物实验技术 | 郭老师 15620467578 guoq@sumhs.edu.cn | |
基于功能化MOF材料修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肿瘤标志物 (潘洪志教授课题组) | 化学、材料学、医学、生命科学等相关专业 | 潘老师 13918547995 panhongzhi@163.com |
3、相关待遇
1.博士后提供税前30万年薪,按照国家标准缴纳五险一金,协助办理上海市户口;
2.提供科研经费及相应项目、平台和团队的支持;
3.在站期间可申请租住学校提供的人才公寓(包括学校周转房等);
4.政策范围内积极为配偶择业和子女入学等提供便利;
5.进站前未进行过职称评定的,进站后认定为中级职称,在站期间可申请学校高级职称评定;进站前已有相关职称的,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6.优秀全职博士后可申报各类博士后计划以及各类人才项目;
7.优秀全职博士后可按照学校相关规定优先录用和入编。
4、应聘办法
(1)下载填写附件《上海健康医学院博士后申请表》(https://img.gaoxiaojob.com/uploads/job_appendix/20220801163745_83932.doc)
(2)将上海健康医学院博士后申请表、个人相关材料(应包含简历、学历证明、科研成果扫描件、其他相关证书等)打包压缩,邮件发送至招聘课题组邮箱并抄送:jkyxyhr@163.com【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文件名注明“姓名+应聘某某课题组+博士后+高校人才网”
(3)本人确保提供的信息和材料真实有效,一经查实与事实不符视作自动违约,由本人承担一切责任及后果。
温馨提示:此公告招聘截止日期为2025年7月10日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资讯请关注:
【高才博士后】网站→https://boshihou.gaoxiaojo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