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参加高校人才网2025年春季博士、博士后人才全国巡回招聘会,欢迎海内外优秀博士人才报名参会,与华南理工大学现场交流。
1. 参会场次
3月14日-西安站(地点:西安交通大学 · 创新港校区20号楼(弘德楼)2楼校园招聘大厅)
3月17日-哈尔滨站(地点: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校区活动中心101)
3月29日-杭州站(地点:浙江大学 · 紫金港校区西区学生活动中心尧坤楼二楼招聘大厅)
3月31日-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站(地点:上海交通大学 · 闵行校区学生中心二层C202、204多功能厅)
4月1日-上海·复旦大学站(地点:复旦大学 · 邯郸校区光华楼学生广场)
4月9日-武汉站(地点: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 · 大学生活动中心四楼展厅)
4月11日-长沙站(地点:中南大学(校本部) · 三五食堂四楼立功厅)
4月15日-广州站(地点:广州粤大金融城国际酒店 · 六楼如意厅)
2. 报名通道:点击立即报名→
https://www.gaoxiaojob.com/a/1736222995?fromType=1&isNeedStep=2
本次招聘会不收取参会人才任何费用。
3. 入场方式
参会人才现场扫码并出示签到序列号,验收个人简历后凭序列号进场。
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州,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办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世称“红色甲工”);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是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5年进入“211工程”行列;2001年进入“985工程”行列;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目前稳居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150强。
百年办学征程,华南理工大学挺立时代潮头,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推动一流大学建设。现有:
3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按照“提升内涵、彰显特色、融合发展”的思路,优化调整学科结构,加快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特别是抓住部省市校四方共建广州国际校区建设契机,新成立前沿软物质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等7个新工科学院,主动布局与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等六大未来产业相关的新工科,获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交叉学科,自主审核增列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交叉学科,以工为主、理工见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学科生态体系进一步完善。
学校深入实施“优势学科攀登行动”,强化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4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引领,着力打造先进材料、绿色造纸、食品生物、绿色化工、智能制造、能源环境、智能建造、经济管理等优势特色学科群。现已发展成为以工见长,理工医结合,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工程学迈入ESI全球排名前万分之一(广东省唯一),5个学科进入前千分之一,16个学科进入前百分之一。
学校以雄厚的原始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一流大学建设,建有:
30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49个部省级科研平台。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广东高校首位,且均对博士后开放!
2009年以来,以第一专利权人获中国专利奖数量排名全国高校第一!
岗位申请条件
1.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表现和品德修养,身心健康,无违法违纪记录;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学术潜力。
2.年龄原则上在35周岁(含)以下。
3.具有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或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应届博士。
4.全职在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流动站及合作导师信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

工作支持
工作条件:
学校为博士后设计了完备的发展路径与成长通道,并提供长期、稳定而全面的支持。
1.学校提供“双一流”A类高校的国家、部省级高水平科研平台和科研条件,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30个,部省级科研平台249个;
2.在站满18个月或期满出站后1年内,可参评博士后副研究员;
3.博士后出站后,留校通道畅通。
生活条件:
1.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年薪可达55万元以上,成果突出的再享受额外资助。此外,学校鼓励各单位及合作导师提供额外支持和配套;
2.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并享受相关福利待遇;
3.提供博士后公寓或租房补贴;
4.子女可入读学校优质附属幼儿园和实验学校;
5.依托广州国际校区招收的博士后可额外获得20万科研经费;
6.出站后留粤工作,符合广东省相关政策的,省财政额外给予40万元住房补贴(3年)。
学校持续优化政策体系,为青年科研人才提供有力支持,热忱欢迎广大优秀博士加入华工!
以梦为马,逐梦趁年华
未来已来,启程赴山海
更多招聘安排,请点击→高校人才网2025年招聘活动总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