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心”启航,共铸“华”章丨华南理工大学2025年博士后招收公告

共计 42 个岗位,招 若干
发布时间:2025-03-25 | 截止时间:详见正文 | 广州
租房补贴 提供住房公寓 五险一金
收藏
公告热度
单位主页
查看此公告的职位列表
湾“心”启航,共铸“华”章丨华南理工大学2025年博士后招收公告
若干人,共计42个岗位
查看此公告的职位列表
收藏
公告热度

学校概况

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办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世称“红色甲工”)。

建国以来,我们:

百年办学征程,华南理工大学挺立时代潮头,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推动一流大学建设。现有:

学校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按照“提升内涵、彰显特色、融合发展”的思路,优化调整学科结构,加快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特别是抓住部省市校四方共建广州国际校区建设契机,新成立前沿软物质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等7个新工科学院,主动布局与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等六大未来产业相关的新工科,获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交叉学科,自主审核增列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交叉学科,以工为主、理工见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学科生态体系进一步完善。

学校深入实施“优势学科攀登行动”,强化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4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引领,着力打造先进材料、绿色造纸、食品生物、绿色化工、智能制造、能源环境、智能建造、经济管理等优势特色学科群,现已发展成为以工见长,理工医结合,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高分子科学、食品科学与技术2个学科在US News 2023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居全球第一,能源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18个学科跻身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前50,获批国家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集成电路学院,获批教育部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建设,学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高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和新质生产力培育能力持续提升,服务国家和地方高质量发展能力显著增强。2024年,华南理工大学工程学成功迈入ESI全球排名前万分之一,成为学校首个、广东唯一进入全球顶尖水平行列的学科,是学校加速挺进全球百强大学进程中取得的重大标志性突破。

学校以雄厚的原始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一流大学建设,建有:

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广东高校首位!且均对博士后开放!

博士后工作成效

1991年建立首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来,华南理工大学立足国家对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的培养要求,紧密围绕国家和地方重点发展的专业领域和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结合学校自身学科优势,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博士后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学校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4个,所有院系均可招聘博士后,已形成校院协同、制度完备、保障健全、运行有序的博士后培养管理体系。学校博士后培养工作成绩突出,列举如下:

2022年、2024

2名在站博士后先后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发表论文;

2023

第二届全国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获得13银,奖牌数位居全省第一、金银奖总数全国高校第三;

2023

成功获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流动站覆盖一级学科率达97%,其中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流动站是全国首批(1/12)、省内唯一;

2024

“澳门青年学者计划”项目,学校4人申报,3人获选,获选率达到75%,获选数量在全国设站单位中排名第一。

华南理工大学始终坚持高质量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为博士后搭建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把华南理工大学打造成为吸引和集聚全球高水平青年科技人才的高地。在“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引领下,一批又一批青年科技人才踔厉奋发、勇担重任,已成长为国家教育与科研事业的中坚力量。

岗位申请条件

1.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表现和品德修养,身心健康,无违法违纪记录;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学术潜力。

2.年龄原则上在35周岁(含)以下。

3.具有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或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应届博士。

4.全职在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览表

流动站详情请点击:http://www2.scut.edu.cn/postdoctor/33157/list.htm查阅。

 长按二维码扫码跳转

工作支持

工作条件:

学校为博士后设计了完备的发展路径与成长通道,并提供长期、稳定而全面的支持。

1.学校提供“双一流”A类高校的国家、部省级高水平科研平台和科研条件;

2.在站满18个月或期满出站后1年内,可参评博士后副研究员;

3.博士后出站后,可申请教研、教学、专职研究等系列岗位留校工作;

生活条件:

1.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年薪最高可达50万元以上。此外,学校鼓励各单位及合作导师提供额外支持和配套;

2.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并享受相关福利待遇;

3.提供博士后公寓或租房补贴;

4.子女可入读学校优质附属幼儿园和实验学校;

5.依托广州国际校区招收的博士后可额外获得20万科研经费;

6.出站后留粤工作,符合广东省相关政策的,省财政额外给予40万元住房补贴(3年)。

学校持续优化政策体系,为青年科研人才提供有力支持,热忱欢迎广大优秀博士加入华工!

申请及联系方式

申请者请准备好个人简历、代表性成果等材料,发送至学校及流动站所在院级单位办公邮箱,并联系对应院、系、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我们会用心为您提供明晰的指引、丝滑的入职体验和热情周到的服务。申请者也可自行联系博士后合作导师,启动入职程序。

1.五山、大学城校区:

钟老师  鲁老师

联系电话:+86-020-87114038

电子邮箱:bgb@scut.edu.cn

2.广州国际校区:

王老师  朱老师

联系电话:+86-020-81181619

电子邮箱:zhuzc@scut.edu.cn

各院、系、研究院等

序号

单位

联系人

E-mail

联系电话

校区

1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赵老师

mechyzhao@scut.edu.cn

020-87111035

五山校区

2

建筑学院

汤老师

tangxy@scut.edu.cn

020-87114747

3

土木与交通学院

赵老师

rsqzhao@scut.edu.cn

020-87112145

4

电子与信息学院

曾老师

yjssz@scut.edu.cn

020-87111435

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吴老师

yilingwu@scut.edu.cn

020-87110259

6

化学与化工学院

孙老师

zhaosun@scut.edu.cn

020-87113735

7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肖老师

xiaoxy@scut.edu.cn

020-87112841

8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老师

yangxi@scut.edu.cn

020-87113034

9

数学学院

邓老师

dengletian@scut.edu.cn

020-87113468

10

物理与光电学院

贡老师

yinggong@scut.edu.cn

020-87113934

11

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老师

auojob@scut.edu.cn

020-87111804

12

电力学院

张老师

epjzhang@scut.edu.cn

020-87111315

13

工商管理学院

谢老师

bmhr@scut.edu.cn

020-87113231

14

公共管理学院

神老师

byshen@scut.edu.cn

020-87112562

15

马克思主义学院

谌老师

szxy01@scut.edu.cn

020-87110459

16

外国语学院

叶老师

linye@scut.edu.cn

020-87111604

17

体育学院

阴老师

zhhyin@scut.edu.cn

020-87110486

18

公共政策研究院

周老师

anna@ipp.org.cn

020-87112324

19

经济与金融学院

吴老师

xcwxx@scut.edu.cn

020-81182378

大学城校区

20

旅游管理系

宋老师

mcynsong@scut.edu.cn

020-81182915

21

电子商务系

彭老师

pengqian@scut.edu.cn

020-81182593

22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曾老师

zengqp@scut.edu.cn

020-81182511

23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郑老师

mjzheng@scut.edu.cn

020-81182331

24

环境与能源学院

向老师

znxiang@scut.edu.cn

020-81182708

25

软件学院

李老师

liyuyang@scut.edu.cn

020-81182606

26

法学院

王老师

wangwl@scut.edu.cn

020-81182672

27

新闻与传播学院

程老师

chenghao@scut.edu.cn

020-81182905

28

艺术学院

熊老师

xiaobing@scut.edu.cn

020-81182338

29

设计学院

安老师

anna@scut.edu.cn

020-81182311

30

医学院

孙老师

zhlsun@scut.edu.cn

020-81182623

31

国际教育学院

陈老师

dmeich@scut.edu.cn

020-39381018

32

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涂老师

tuzl@scut.edu.cn

020-81182161

广州国际校区

33

前沿软物质学院

吴老师

yangwu@scut.edu.cn

020-87111328

34

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

冯老师

fengjiangyu@scut.edu.cn

020-81182103

35

微电子/集成电路学院

陈老师

yingyuan365@scut.edu.cn

020-81182136

36

未来技术学院

王老师

hrfuturetech@scut.edu.cn

020-81181674

37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朱老师

marinehr@scut.edu.cn

020-81182153

38

自旋科技研究院

汪老师

pinxhr@scut.edu.cn

020-81181677

39

电子显微中心

韩老师

hanyu@scut.edu.cn

13504329543

40

前沿弹性体研究院

武老师

wuwenjie@scut.edu.cn

15001238008

41

先进技术研究院

李老师

lijinjin@scut.edu.cn

18620672347

42

未来健康研究院

张老师

zyangzhang@scut.edu.cn

020-81182148

公告热度
解锁详细分析
该公告在同类公告中的热度为 ***,目前已有 *** 对其非常感兴趣
高校人才网
百万硕博人的择业平台
高校直招
5000+单位官方入驻
简历直投
30W+职位一键投递
{{applyDialogData.systemTips}}
{{applyDialogData.resumeTips}}
+ 上传
+ 上传文件
立即续费
{{successContentUp}}
{{successContentDown}}
我知道了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职位投递成功!
微信扫码关注【高校人才网服务号】

求职效率翻倍

实时接收投递反馈
精彩活动抢先知晓
为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