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以下简称"能源研究院"]为安徽省和中国科学院共建的省事业单位法人,依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建设。
对标国家战略、瞄准世界前沿,结合国家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集聚国内外能源领域创新资源,积极探索新型机制体制,遵循"军种组建、战区主战、以战领建"管理模式,建成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具有"一流的研究设施、一流的核心技术、一流的研究团队、一流的科研成果"的大型综合型研究基地,占领未来能源技术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为解决我国能源发展问题提供强大理论和技术支撑。
能源研究院重点部署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磁约束聚变、可再生能源以及智慧电力电网四个研究方向,统筹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带动能源领域科研力量优化布局和自主创新能力跃升,形成在能源技术发展领域拥有重要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战略科技创新力量,打造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航母级"研究平台。
能源研究院2025年各中心岗位需求
所属中心 |
岗位名称 |
职数 |
岗位职责 |
任职要求(学历、专业、年龄、职称、工作经验等) |
备注 |
|
先进波源研究中心 |
博后岗1-聚变产业链方向 |
1 |
1、等离子体诊断方向毕业博士研究生 |
1、国内从事等离子体方向博士毕业,硕博器件搭建过诊断系统,具有一定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遵纪守法,无不良经历; |
|
博后岗2-医工结合装备方向 |
2 |
1.主要开展微波成像中微波仿真、信号处理、图形处理等关键技术的相关研究工作; |
1.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学位,物理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机械或电磁场(波)等相关专业; |
|||
博后岗3-高端装备无损检测方向 |
2 |
1.主要开展毫米波、太赫兹波源的原理、仿真、设计等关键技术相关研究工作; |
1.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学位,物理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或电磁场(波)等相关专业; |
|||
太赫兹器件设计高级设计师 |
1 |
1、 微波真空器件电子光学系统设计与仿真; |
1、 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电气/电子/物理/数学/机械/材料等相关专业; |
|||
机械结构设计设计师 |
1 |
1、 设计微波真空器件产品,可出图,完成材料选型,并出具材料清单; |
1、 硕士学历及以上,机械、机电、电子、材料等相关专业; |
|||
器件和系统测试系统设计师 |
1 |
1、 承担微波真空器件输出功率、频率及相关参数的测试; |
1、 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电气/电子/物理等相关专业; |
|||
器件分析和测试工程师 |
2 |
1、电真空高频部件理论分析; |
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电子信息/微波等相关专业; |
|||
电磁场数值模拟设计师 |
1 |
1. 微波与物质相互作用数值模拟; |
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电磁场微波技术专业; |
|||
成像系统研究助理研究员 |
1 |
1.主要开展微波成像信号处理、光路、控制、结构等技术相关研究工作; |
1.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学位,电磁场、物理、电子、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材料、机械、控制、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成绩优秀的硕士 可放宽。 |
|||
光学成像设计工程师 |
1 |
1、负责产品研发中光学与光机设计; |
1) 硕士及以上学历,具备光学系统设计经验,理工科相关专业; |
|||
成像算法工程师 |
1 |
1.负责相关软件产品的算法开发与实现 |
1、熟悉数字图像处理基本算法,有目标检测、跟踪、识别、图像 ISP 处理相关经验; |
|||
微波毫米波高级工程师 |
1 |
1.毫米波电路系统设计与仿真验证 |
1. 电磁场微波技术专业、电子科学技术、电路设计等相关专业硕士,博士优先; |
|||
自动化控制工程师/产品研发工程师 |
1 |
1、负责控制板、低压伺服驱动板的硬件电路设计; |
1.研究生以上学历,电力电子、自动化、电气工程师相关专业。 |
|||
光机集成工程师 |
1 |
1、负责在研激光器整机光机相关问题分析与定位,进行光学、机械等模块整机集成后的数据分析和相关实验。 |
1.力学、机械、控制、自动化相关专业 |
|||
软件算法工程师 |
1 |
1.负责相关软件产品的算法开发与实现 |
1.精通Python/C++,具备算法全流程实现能力(设计→编码→验证→优化); |
|||
诊断系统高级工程师 |
1 |
1、协助部门制定诊断发展方向,从事激光器、微波等关键器件的研发工作。 |
1、国内从事等离子体方向博士毕业。 |
|||
微波毫米波工程师 |
1 |
1.负责微波系统各功能模块的方案论证与设计; |
1.全日制硕士及以上学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等相关专业; |
|||
结构设计工程师 |
1 |
1、根据产品总体要求,进行产品结构设计、传动设计和热设计; |
1、熟练使用AutoCAD、Creo/proE、solidworks等设计软件; |
|||
软件工程师 |
1 |
1.基于C/C++/QT软件开发,负责系统整体顶层架构设计; |
1.硕士及以上学历,软件工程、计算机、通信及相关专业; |
|||
辐射防护与安全研究中心 |
电离与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与分析 |
1 |
聚变中子、伽马、表面放射性污染及电磁辐射监测方案与测量系统集成设计, |
硕士研究生 |
||
放射性流出物监测与分析 |
1 |
含放射性核素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获得浓度监测方案与测量系统集成设计,场所及环境放射性流出物监测与迁移分析评估。 |
硕士研究生 |
|||
辐射安全联锁与分区设计 |
1 |
聚变装置辐射安全联锁功能逻辑、通信组网、交互接口及分区管控的方案设计和系统集成开发,联锁系统故障冗余优化与误触发事件分析。 |
硕士研究生 |
|||
机械工程师 |
1 |
1.聚变堆热工、安全、涉氚系统设备机械结构、机械部件的设计、熟悉设备设计加工规范在设备加工过程中进行质量监控; |
1.本科及以上学历 |
|||
热工水力分析与实验工程师 |
1 |
1.系统热工水力学仿真模拟; |
博士学历 |
|||
辐射计量实验室支撑岗位 |
1 |
1、负责辐射计量实验室建设; |
本科及以上学历 |
|||
聚变堆活化腐蚀产物实验研究 |
1 |
1.开展聚变堆强磁场环境对水腐蚀活化产物影响研究工作; |
1.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
|||
活化腐蚀产物评价设备研发 |
1 |
·开展活化腐蚀产物测试验证实验平台建设; |
1.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
|||
实验室设备维护与运行 |
1 |
·实验室设备维护、检查、保养与日常记录,确保设备稳定可靠; |
本科及以上学历 |
|||
聚变堆活化腐蚀产物评价模拟研究 |
1 |
·开展活化腐蚀产物迁移行为评价模拟计算系统设计优化工作;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
|||
氢同位素数据库开发工程师 |
1 |
·参与聚变堆材料相关数据库方案设计与实施; |
硕士及以上学历 |
|||
聚变堆安全体系建设 |
1 |
·聚变项目安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应急预案的编制与修订; |
硕士及以上学历 |
|||
软件工程师 |
1 |
1. 参与核与辐射安全模拟分析程序的设计、开发和维护; |
1.核与辐射安全相关专业,应用数学,应用物理等专业; |
|||
辐射防护与安全分析 |
2 |
1. 负责辐射防护相关的设备方案设计、辐射计算分析等; |
1. 核能科学与工程、安全工程、辐射防护、核技术与核工程、能源动力等专业; |
|||
聚变设备鉴定工程师 |
1 |
1.参与聚变设备鉴定方案设计与编制; |
1.硕士及以上学历 |
|||
监测工程师 |
2 |
1)进行聚变堆相关电离辐射、电磁辐射、个人剂量等监测工作,确保监测质量; |
1)45周岁以下(能力突出可适当放宽); |
|||
市场专员 |
1 |
1)能独立统筹管理聚变、辐射防护监测市场工作; |
1)45周岁以下(能力突出可适当放宽); |
|||
超导中心 |
博士后 |
5 |
1.主要负责高温超导材料性能表征与优化、样品制备、材料改性优化的研究工作; |
博士 |
||
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
10 |
1.主要负责高温超导材料性能表征与优化、样品制备、材料改性优化的研究工作; |
博士 |
|||
磁体/低温/机械/结构/ |
15 |
1.负责超导磁体相关的机械设计:磁体结构,无液氦系统,零液氦挥发系统,液氦系统等低温系统等 |
硕士及以上学历 |
|||
智慧电力研究中心 |
博士后1-功率半导体封装及可靠性方向 |
1 |
1.主要开展功率器件封装、可靠性、高性能电力电子装备研究; |
1.电气工程、电子信息相关专业博士学历 |
||
博士后2-电力检测及电力应用方向 |
1 |
1.开展电力设备状态智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如变压器、GIS、电缆等在线监测与寿命评估) |
1.电气工程、电子信息相关专业博士学历 |
|||
博士后3-特种电源及激光应用方向 |
1 |
1.开展特种电源(如脉冲功率电源、高频高压电源等)的拓扑设计、仿真优化及可靠性研究; |
1.电气工程、电子信息相关专业博士学历 |
|||
实验室管理员 |
1 |
1.统筹电力中心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管理工作 |
1.本科及以上学历 |
|||
科研管理及科研财务人员 |
1 |
1.负责中心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 |
1.本科及以上学历 |
|||
功率器件应用工程师 |
2 |
1.负责功率半导体IGBT、SiC MOSFET等器件的应用与测试工作; |
1.硕士及以上学位; |
|||
功率器件封装与测试工程师 |
2 |
1.负责IGBT、SiC MOSFET功率模块的设计及开发工作; |
1.硕士及以上学位; |
|||
电力系统研发人员 |
6 |
1.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平台的运行维护,包括机电暂态仿真、电磁暂态仿真、机电-电磁混合仿真模块的搭建、测试、分析与验证等; |
1.硕士以上,博士优先; |
|||
电力检测技术人员 |
2 |
1.协助完成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平台的运行维护,包括机电暂态仿真、电磁暂态仿真、机电-电磁混合仿真模块的搭建、测试、分析与验证等; |
1.本科及以上学历,电力系统、电气工程、电力电子、计算机等相关专业优先; |
|||
软件算法研发工程师 |
2 |
1.负责AC/DC、DC/DC等电力电子产品的软件算法开发工作,有储能PCS、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变流器、LLC谐振变换器、双向DC-DC变换器软件算法经验者优先考虑; |
1.硕士及以上学历,电气工程及电力电子等相关专业优先; |
|||
电气工程师 |
4 |
1.负责协助完成低压配电系统雷电检测中心日常工作; |
1.硕士以上学位,博士优先; |
|||
高能脉冲激光器研发工程师 |
3 |
1.负责高能脉冲激光器的研发与设计,包括激光源的结构设计、性能优化、系统集成与调试; |
1.硕士以上学位,博士优先; |
|||
高效电光能源转化研发工程师 |
3 |
1.负责高效电光能源转化装置的研发与设计,包括装置的结构设计、性能优化、系统集成与调试; |
1.硕士以上学位,博士优先; |
|||
电源拓扑研发工程师 |
1 |
1.负责高能激光等特种应用电源系统的拓扑研究与仿真,包括DC/DC、AC/DC等功率变换拓扑的优化与新型拓扑开发; |
1.硕士及以上学历,电气工程、电力电子、机电一体化或相关专业; |
|||
电源硬件设计工程师 |
1 |
1.负责电源系统的硬件开发,包括原理图设计、PCB布局布线以及电磁兼容(EMC)优化; |
1.硕士及以上学历,电子、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
|||
电源测试与系统集成工程师 |
1 |
1.负责各类电源系统及其组件的测试、调试和性能验证,包括功率转换效率、电磁兼容性(EMC)、稳态与瞬态响应等; |
1.硕士及以上学历,电子、自动化、电气工程等相关专业; |
|||
中子中心 |
离子源工程物理设计岗 |
1 |
1、ECR离子源束光学特性分析; |
1、具有博士学历; |
基本条件 |
|
高功率激光靶系统研发岗 |
1 |
1、激光中性化开展激光中性化系统设计; |
1、具有博士学历; |
|||
高产额负离子源研发岗 |
1 |
1、单孔强流负离子源系统设计; |
博士 |
|||
大面积负离子束汇聚技术研发岗 |
1 |
1、大面积负离子束光学特性分析与优化; |
博士 |
|||
放射性核素测试研发岗 |
1 |
1、开展Mo99等放射性核素的制备与纯化; |
博士 |
|||
中子成像图像融合算法开发岗 |
2 |
1、融合成像技术开发(红外与X射线); |
博士 |
|||
高性能核探测器技术开发岗 |
1 |
1、高灵敏度探测器技术开发; |
博士 |
|||
脉冲中子在线测量技术开发岗 |
1 |
1、脉冲中子产额测量系统开发; |
博士 |
|||
中子医工辐照平台研发岗 |
1 |
1、开展中子医工辐照平台设计与开发; |
博士 |
|||
快中子成像技术开发岗 |
1 |
1、快中子成像系统设计; |
博士 |
|||
中子活化分析解谱算法分析岗 |
1 |
1、针对煤、铁矿等场景的中子活化分析技术开发; |
博士 |
|||
工业CT图形分析岗 |
1 |
1、完成图像与被测对象缺陷的识别技术开发; |
博士 |
|||
材料辐照特性研究岗 |
1 |
1、材料辐射与辐照研究; |
博士 |
|||
高性能气态靶研究岗 |
1 |
1、气态靶系统设计; |
博士 |
|||
中子管技术开发 |
2 |
1、中子管设计与研发; |
硕士及以上 |
1、博士要求同上 |
||
特高压电气工程师 |
1 |
1、高频高压电源系统特性分析; |
硕士及以上 |
|||
加速器故障态保护分析岗 |
1 |
1、加速器中子源故障态综合分析; |
硕士及以上 |
|||
BNCT TPS系统开发岗 |
1 |
1、TPS各模块系统集成测试; |
硕士及以上 |
|||
三维成像与重构技术开发岗 |
1 |
1、三维成像技术开发; |
硕士及以上 |
|||
加速器中子源测试岗 |
1 |
1、ECR离子源研制与性能测试; |
硕士 |
|||
高性能核探测器测试岗 |
1 |
1、SiC等新型探测器实验测试研究; |
硕士 |
|||
加速器仪控技术开发 |
2 |
1、加速器中子源系统仪控技术开发; |
硕士 |
|||
铯诊断技术开发 |
1 |
1、铯馈入系统实验测试; |
硕士 |
|||
Lab view开发工程师 |
1 |
1、加速器定时单元技术开发; |
硕士 |
|||
SEM设备操作运维工程师 |
1 |
1、开展SEM数据分析; |
硕士 |
|||
焊接工程师 |
1 |
1、低活化焊接技术开发与运行 |
本科及以上 |
1、硕士要求同上; |
||
2.5MV直流高压加速器运行岗 |
2 |
1、加速器运行与实验研究; |
本科 |
|||
可再生能源中心 |
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
5 |
1、废旧电池回收、分离和利用技术; |
1、博士或硕士 |
||
固态电解质研发及制造研究 |
10 |
1、新型固态电解质开发; |
博士或硕士 |
|||
能源分子催化转化研究 |
5 |
面向合成氨、CO2加氢等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的催化剂研发及反应器设计 |
博士或硕士 |
|||
聚变产业应用中心 |
聚变技术开发方向 |
领军人才 |
1 |
1.全面负责课题组研究方向规划与团队管理,依据国际聚变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国内产业需求,精准定位研究方向,确保研究始终处于行业前沿。 |
1.拥有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博士学位或正高级职称,在聚变领域深耕多年,取得重要学术成就。在本领域知名期刊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如《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 |
|
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
5 |
l协助领军人才开展科研工作,在领军人才的指导下,负责具体研究项目的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负责具体研究项目的实施与推进,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完成各项任务,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的技术难题。针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数据和技术故障,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排查和解决。指导研究生开展实验研究,为研究生制定实验计划,传授实验技巧和数据分析方法,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
具有博士学位,在聚变相关领域拥有 3 - 5 年的研究经验,对聚变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有深入理解。熟练掌握微波、电源等实验技术,能够独立搭建和调试实验装置。具备较强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熟练使用 MATLAB、Origin 等数据分析软件,能够从复杂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
|||
聚变堆物理工程设计方向 |
领军人才 |
1 |
l主导聚变堆物理设计与工程设计,结合国际先进设计理念和国内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带领团队攻克聚变堆关键工程技术难题,如等离子体约束优化、堆芯结构设计等。推动聚变堆工程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转化项目,促进聚变堆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
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任职经历,任研究员或相当职称以上时间不少于三年,在等离子体物理、物理学、核技术或其它相关专业领域有深厚的学术造诣。拥有工程领域博士学位或高级工程师职称,在聚变堆工程设计与安全领域潜心研究多年,造诣深厚。曾参与大型核聚变工程设计项目,如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相关设计工作,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项目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协调各方资源,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
||
研究员/副研究员 |
3 |
负责聚变堆物理设计工作,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等离子体约束、加热、平衡与控制等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根据设计要求,建立物理模型,进行模拟计算,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工程设计团队密切合作,将物理设计结果转化为工程设计参数,确保物理设计的可行性和工程设计的合理性。 |
博士学历,具有物理学、等离子体、核工程与核技术等相关专业背景,在相关领域发表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系统掌握等离子体动力学、磁流体力学等专业知识,熟悉核反应堆物理、中子输运理论等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理论进行聚变堆中子学设计及辐射屏蔽分析。具备数值模拟与仿真能力,熟练使用相关等模拟软件。 |
|||
博士后 |
2 |
独立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物理或工程研究课题等。参与科研项目申报与实施,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国内外科研团队进行学术交流。 |
新近获得博士学位,专业为等离子体物理或核能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博士期间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能够独立思考,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具有较强的英文写作能力,能够熟练撰写英文论文,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研究成果。 |
|||
聚变堆尖端制造与材料方向 |
骨干人才 |
2 |
:负责大尺寸真空室精密成型技术研究,从材料选择、工艺设计到成型过程控制,进行全方位研究。开展聚变堆智能无损检测技术研发工作,结合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信号处理算法,开发适用于聚变堆真空室的无损检测设备和方法。与生产部门合作,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
机械制造 / 焊接专业博士,15 年以上核电设备制造经验,深入了解核电设备制造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标准。曾参与 ITER 真空室供应商认证,对 ITER 真空室的设计和制造要求有深入理解,掌握电子束焊接(EBW)核心工艺,能够熟练运用该工艺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
||
博士后 |
2 |
独立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如新型聚变堆材料的性能研究、制造工艺优化等。参与课题组的科研项目申报与实施,协助撰写项目申报书,负责项目中的部分研究任务。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国内外科研团队进行学术交流,提升个人学术影响力和课题组的知名度。 |
新近获得博士学位,专业为等离子体物理或相关领域,博士期间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能够独立思考,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具有较强的英文写作能力,能够熟练撰写英文论文,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研究成果。 |
|||
工程师 |
2 |
协助工程师进行工程图纸绘制,根据设计要求,运用 CAD、SolidWorks 等绘图软件绘制精确的工程图纸。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等工作,收集实验和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为工程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负责工程现场的技术支持与质量监督,在施工现场解决技术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
本科及以上学历,机械制造、焊接技术、材料工程等相关专业毕业,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掌握基本的工程技术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有相关实习或工作经验者优先。工作认真细心,责任心强,能够严格遵守工程规范和质量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
|||
人工智能中心 |
控制系统研发工程师 |
1 |
1、参与聚变装置等离子体控制系统研发、测试和维护; |
1.硕士以上学历; |
||
控制系统硬件开发 |
1 |
1、参与聚变装置控制系统硬件研发,开发实时控制器; |
1.硕士及以上 |
|||
仿真系统研发 |
1 |
1、负责聚变控制仿真模型的集成、开发和测试; |
1.硕士及以上 |
|||
人工智能算法开发及应用 |
1 |
1、 负责人工智能算法应用于聚变等离子体控制; |
1.硕士及以上 |
|||
聚变等离子体数值模拟 |
1 |
负责聚变等离子体数值模拟 |
1.硕士及以上 |
|||
先进核能系统工程中心 |
科研助理 |
2 |
1.负责项目进度管理,配合制定进度计划,负责项目进度协调、跟踪和督促,起草会议纪要和项目月度进展报告等相关报告 |
1.本科及以上,硕士优先; |
||
反应堆堆芯设计研发岗 |
2 |
1.反应堆堆芯设计,屏蔽设计,燃料核设计 |
1.硕士及以上,博士优先; |
|||
反应堆热工水力研发岗 |
2 |
1.反应堆热工水力设计与分析 |
1.硕士及以上,博士优先; |
|||
反应堆安全研发岗 |
2 |
1.反应堆安全设施设计,安全分析与评价,严重事故分析论证,事故缓解与应急响应等研究 |
硕士及以上,博士优先; |
|||
反应堆系统设计研发岗 |
2 |
1.反应堆核岛与常规岛工艺系统设计与布置 |
硕士及以上,博士优先; |
|||
反应堆设备与材料研发岗 |
2 |
1.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等关键设备设计(含结构分析)、制造与材料研发 |
硕士及以上,博士优先; |
|||
反应堆电气与仪控研发岗 |
2 |
1.全厂与反应堆系统的电气与仪控系统设计与分析 |
硕士及以上,博士优先; |
|||
氢氨中心 |
磁轴承电磁设计工程师 |
1 |
负责磁悬浮轴承和电机本体电磁设计、仿真、加工与测试。 |
(1)电机、机电一体化、机械、电气自动化、电力电子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有磁悬浮轴承电机电磁设计工作经验优先; |
||
磁轴承结构设计工程师 |
1 |
负责磁悬浮轴承和电机本体结构设计、加工与测试。 |
(1)电机、机电一体化、机械、电气自动化、电力电子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有磁悬浮轴承电机结构设计工作经验优先; |
|||
磁轴承硬件工程师 |
2 |
负责磁悬浮轴承控制器与功率放大器的硬件设计、仿真、加工与测试。 |
(1)电力电子、电气工程、自动化、机械电子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有相关领域工作经验优先; |
|||
位移传感器工程师 |
1 |
(1)负责磁悬浮轴承用位移传感器的开发方案设计和工艺; |
(1)电气、机电一体化、机械、自动化、电力电子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有磁悬浮轴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工作经验及成功的传感器产品开发者优先; |
|||
燃烧器开发人员 |
2-3 |
1、设计具备稳燃、低氮燃烧的燃煤、燃气燃烧器和氨-煤、氨/天然气燃烧器,功率范围0.005-50MW; |
1、硕士/博士学历,毕业于燃烧学、动力工程或者工程热物理专业,具有燃烧学相关研究背景,锅炉燃烧方向优先; |
|||
等离子体实验研究人员 |
2-3 |
1、等离子体源的开发、设计、试制; |
1、硕士/博士学历,等离子体物理专业,热等离子体方向优先; |
|||
窑炉掺氨开发人员 |
2-3 |
1、燃烧系统研发:负责氢/氨燃料在工业窑炉中的燃烧机理研究、系统设计与优化,开发低碳高效燃烧技术方案。 |
1、学历:硕士及以上学历(博士优先),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化工机械、能源与动力工程等相关专业。 |
|||
电气工程师 |
2-3 |
1、建立项目电气整体控制框架; |
1、电气或自动化相关专业。 |
|||
机械工程师 |
2 |
1、负责新产品技术开发; |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或机电一体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
|||
热能工程师 |
2 |
1、负责流体热物性分析、物性关联计算、燃烧室性能计算等其它相关设备计算和分析工作; |
1、能源应用、动力工程及相关专业,有相关科研经历,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
|||
电气工程师 |
2 |
1、负责设备中的电气控制系统研发,根据产品需求设计硬件电路及控制系统,按计划完成系统功能; |
1、电机、电子或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专业背景,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3年以上开发经验; |
|||
锂离子电池制备 |
3 |
1. 负责锂离子电池扣式电池或软包电池的制备; |
1. 材料科学,化学,电化学、机械,机电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
|||
锂离子电池测试 |
1 |
1. 负责锂离子电池软包电池的测试表征; |
1. 材料科学,化学,电化学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
|||
锂离子电池材料开发 |
2 |
1. 负责锂离子电池碳基材料的制备; |
1. 材料科学,化学,电化学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
|||
人工智能辅助材料设计工程师 |
2-3 |
1. 开发和优化基于机器学习的催化剂或电池材料性能预测模型 |
1. 硕士及以上学历,材料计算、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相关专业背景 |
|||
材料计算仿真工程师 |
1-2 |
1. 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如VASP、CP2K等)进行电池材料的结构优化与性能预测
|
1. 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优先) |
|||
催化剂开发工程师 |
1 |
1. 负责氨合成/裂解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和性能评价 |
1.材料、化学、化工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 |
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投递至邮箱:iehcnsc@ie.ah.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某某岗位+本人姓名+高校人才网。【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