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懋章院士团队2019年招聘博士后启事_高校人才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懋章院士团队2019年招聘博士后启事

发布时间: 2019-05-21 截止时间: 长期 工作地点: 北京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懋章院士团队因科研工作的需要,现诚聘有志于相关领域研究的博士后人员,团队将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富有竞争力的待遇条件,诚邀海内外青年学者加盟。

一、 团队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懋章院士团队(简称团队)隶属于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防重点实验室,同时也是教育部2011航空发动机协同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流体机械等领域的研究。团队在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曾获国家级奖4项,省部级奖近10项。近五年来,团队出版专著和教材5本(含1本英文专著),获得授权专利50余项,发表SCI索引期刊文章50余篇,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优秀创新团队一等奖1项。

团队由陈懋章院士领衔,包括多位教授及博导,具备深厚的师资力量和科研能力。目前,团队共计拥有研究人员(含研究生)70余人,其中包括院士1位,具有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20余名,博士生导师10余名。

二、 技术带头人简介

陈懋章院士是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知名院士之一,“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两机专项”基础研究论证组组长。长期从事叶轮机械的流动机理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多项航空发动机预研和型号的研制及改进工作,先后主持了“低速大尺寸压气机实验装置及转子流场动态测量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压气机处理机匣方案以及“大小叶片轴流压气机”气动布局,并成功将其研究成果应用到多个型号的发动机中。在粘性流体力学理论研究及叶轮机械三维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并培养了博士和博士后数十名。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199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次(1999年、2011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1次,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北京市先进工作者2次,全国模范教师1次。2013年,为表彰陈懋章院士在中国航空发动机方面的突出贡献,中航工业授予陈懋章院士“航空报国金奖”一等奖。

近年来,陈院士带领团队在强预冷高超声速航空发动机技术研究方面开展了大量系统的研究工作,并承担多项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取得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成果。

三、团队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包括航空/地面燃气轮机总体、常规/特殊工质叶轮机械、燃烧与换热、结构强度、机械加工、进排气系统、控制系统等。

四、团队研究成果

1、低速大尺寸压气机实验装置和转子流场动态测量技术

压气机内部复杂流动的测量是世界性的难题,而这些试验数据是支撑压气机设计技术发展的关键。该成果为我国深入开展压气机内部流动机理研究,验证新理论新方法创造了理想的试验手段,在多种航空发动机型号的压气机研制中发挥了突出作用。该技术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带弯扭扰流片的压气机处理机匣技术

一种国际首创的新型处理机匣,已成功应用于多型现役发动机,并配装于多型主战飞机上,完全消除了发动机空中熄火停机等故障。对促进我国发动机型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该技术1999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3、大小叶片轴流压气机技术

该技术突破了常规压气机的结构形式及其性能极限,各项性能指标均衡提高,达到了国际现役的先进水平。做为核心指标的压气机增压比,比国际现役最先进飞机——美国“猛禽”F22的发动机的压气机高出15%,标志着我国轴流压气机的核心技术已达国际一流水平。该技术可为我国研制下一代高推重比发动机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该技术201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4、对转涡轮设计技术

减少航空发动机重量和长度对于航空发动机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采用对转涡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团队通过大量的研究,发展了对转涡轮内部流动组织方法,并形成对转涡轮气动设计技术,使得涡轮气动负荷明显提升,长度缩短,重量大幅度减轻,为四代机及未来先进飞行器发动机涡轮的研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5、高超声速强预冷航空发动机技术

该技术围绕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的需求,开展新型强预冷航空发动机技术研究。提出了以最小熵增为优化目标的闭式循环系统设计原理并建立了双燃料预冷高超声速热力循环系统,实现了大幅度降低循环复杂度同时具有高比冲的突出效果;突破了紧凑快速强换热器设计方法,发展了高温合金阵列微细管低熔蚀钎焊工艺技术,试验证明该紧凑快速强换热器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在国内首次研制了适用于强预冷发动机的毛细管式紧凑快速强换热器原理样机。

五、岗位设置

1、飞行器和航空发动机总体方向:飞行器和航空发动机总体性能及飞发一体化设计;

2、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转子动力学及强度分析方向: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结构设计、转子动力学及强度分析方向、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结构设计;

3、叶轮机设计方向:航空发动机压气机气动设计及超临界介质压气机/涡轮气动设计;

4、换热器设计方向:换热器设计及加工工艺研究;

5、高温材料及焊接方向:高温材料及焊接工艺研究;

6、进排气方向:高超声速发动机进排气系统设计;

7、航空发动机控制及高速发电机方向:航空发动机控制及高速发电机研发;

8、空气轴承及动封严设计方向:空气轴承和高压动封严部件设计;

9、高压管路系统、空气及滑油系统方向:高压管路系统设计、空气系统设计、滑油系统设计。

六、应聘要求

1、满足国家有关博士后的基本申请条件;

2、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取得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机械/材料/控制/电气工程/低温制冷工程/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

3、有较强的学术背景和积极的创新科研能力,近5年有高水平SCI论文发表或对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未发表工作;

4、承担过重大工程项目,动手实践能力强者优先考虑;

5、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进取心,科学研究态度严谨,有志做出领域内高水平工作。

七、岗位职责

1、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

2、承担重大工程项目;

3、积极申请并承担博士后基金及国内外各类科研基金项目;

4、协助合作导师完成在研课题等有关工作。

八、岗位待遇

所招收博士后分为:卓越百人博士后和普通博士后,均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享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相关政策文件所规定的待遇(http://rsc.buaa.edu.cn/info/1389/5500.htm)。聘期内,参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式教职工,享受同岗位教师子女入学、入托,成果奖励,公费医疗或社会医疗保险以及其他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

1、卓越百人博士后

1)参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卓越百人博士后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北航人字[2015]8号),对应聘者材料进行遴选和管理。

2)薪酬遵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的相关规定,约为23万元/年+课题配套资金。

2、普通博士后

1)参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进行招收和管理。

2)薪酬遵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的相关规定,约为18.5万元/年+课题配套资金。

九、应聘材料

1、个人简历(含自大学开始的学习、工作简历、发表论文、负责或参与科研项目及专利、获奖等情况);

2、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

3、个人研究工作陈述;

4、三篇代表性论著或论文(全文)。

十、招聘程序

应聘人员请将应聘材料E-mail至联系人,邮件标题格式为“应聘博士后”+“岗位”+“姓名”。

联系人:丁老师

联系电话:010-82338093

E-mail:93458@buaa.edu.cn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