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网—国内访问量、信息量领先的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高校人才网>医学人才>医院招聘>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高原健康联合研究所2021年招聘博士后研究员信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高原健康联合研究所拟面向校内外招聘博士后数名,专职从事与高原环境相关的健康问题/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

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高原健康联合研究所简介

高原健康联合研究所依托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顺应《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国家战略需求,聚焦高原作业健康和高原疾病两大关键领域,主要从事因高原环境引起的缺血缺氧从而影响神经、心脏、呼吸及运动等多系统心身健康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实验室依托西部特有的高原资源及多海拔实验条件,配套科研经费充足,社会需求巨大,科学问题复杂,学科交叉特征突出,已形成高效共赢的多学科合作研究机制,欢迎理工科、生物、医学类博士加入,共享一流公共技术实验平台,共绘美好蓝图。

二、课题组简介

罗凤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后)导师,华西医院党委副书记。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介入呼吸病学工作委员会西南呼吸介入联盟理事长、四川省医学会呼吸专委会常委、四川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会长、四川省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医师协会呼吸医师专委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呼吸疾病发病机制研究,特别是在肺发育、气道炎症反应调控、间质性肺疾病、呼吸介入等领域。带领我院呼吸内镜中心完成了亚洲首例肺气肿热蒸汽消融术,实现了亚洲零的突破。先后主持科研项目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获得多项科技奖励。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2部,牵头或参与国际国内行业指南制订7项。同时担任《World Journal of Methodology》、《Inflammation and Cell Signaling》、《中国肺癌杂志》、《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国际呼吸杂志》等杂志编委,CMJ审稿人、中国哮喘联盟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

陈蕾,医学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后)导师,华西医院高原健康联合研究所所长,临床研究管理部部长。系四川省卫生技术带头人、国际抗癫痫联盟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科研管理分会临床研究学组副组长、四川省抗癫痫协会理事、世界华人生存质量学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心身专委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医学会伦理委员会委员。成都市优秀女性人才。曾于日本弘前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院做访问学者。长期致力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治疗,首创了中国女性癫痫患者及围产期神经疾病患者全程管理的登记体系和咨询医疗模式;首次利用人工智能手段建立脑影像、尿液、血液多组学的癫痫信息网络;初步建立了高原环境下心-脑血流动力学的模拟系统。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包括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论文50余篇,先后主持科研项目30项(包括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编专著《女性癫痫》(第一版和第二版)、《围产期神经疾病》3部,参编全国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专业指南及共识多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四川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美国神经科学会和美国医学研究联盟两项国际奖。

孔清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后)导师,华西医院成办分院院长、华西医院高原健康联合研究所副所长、四川省医院协会整合医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医学会/医师协会骨科专委会常委;四川省医学会骨科专委会微创学组组长。主要从事骨科生物衍生材料(人工硬脊膜、组织抗黏连生物材料等)的研发和临床转化,椎间盘纤维环及髓核的修复与再生研究,自主神经系统(交感、副交感)的电生理等领域研究。先后获得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省部级基金项目,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获专利授权2项,主编参编学术专著10部,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次。同时担任“World  Neurosurgery”杂志审稿专家,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华西医学杂志西部医学等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

潘挺睿,教授,博士研究生(后)导师,华西医院高原健康联合研究所引进专家,现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同时是钛深科技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入选2018年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归国前为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生物医学工程系,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以及机械与航空工程系的终身正教授。创建了加州大学微纳创新实验室(MiNI Lab)并担任首席科学家,并担任加州大学微纳米制造中心(Center for Nano and Micro-Manufacturing)主任,同期创立加州大学宏伟国际研究交流(GREAT)计划并兼任主任教授。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研发新一代柔性触觉传感技术、数字微流控与芯片技术、及穿戴式健康与个性化医疗技术。顶级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核心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Annals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副主编,并担任美国微纳米技术应用大赛(uCAN)的共同主席,美国科学基金会(NSF)的评审组专家。在高水平期刊和会议杂志上发表论文超过10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Science子刊,Advanced MaterialsLab ChipBiomaterials等高影响力杂志),同时获得了20余项国际专利授权。其所领衔团队获得2017第六批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资助,致力于柔性传感、微流控芯片、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创新与创业研究。

王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后)导师,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育部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肺免疫炎症实验室主任。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CHEST咳嗽循证诊治指南制订国际专家、中国过敏性哮喘防治指南、中国慢性难治性咳嗽指南制定专家,澳亚重症哮喘国际多中心协作网中国区负责人及华西分中心负责人。曾于澳大利亚Newcastle大学Hunter医学研究所及Sydney大学Woolcock医学研究所、美国匹兹堡医学中心哮喘研究所做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支气管哮喘和咳嗽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目前临床及科研工作重点是重症哮喘、慢性难治性咳嗽临床诊断和精准医学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免疫表观遗传机制,率先提出“Neuropsychological asthma(神经心理性哮喘)和哮喘“MCT/CPA3”肥大细胞亚型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7项、省科技厅项目3项等20余项科研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在BMJIF=30.223)、Eur Respir JIF=12.339)、J Allergy Clin ImmunolIF=10.228)等SCI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二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优秀中青年呼吸医师奖、中澳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入选者。

陈晓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党支部书记兼科室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后)导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常务委员兼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国际医疗促进会血管疾病与难治高血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心血管管分会会长,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会长、四川省健康中国2030专家组组长。主要从事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干预研究,近年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多个高原地区建立3000人的高血压研究队列并建立高原心血管疾病研究室,拟探索高原心脏病与血压异常的机制及干预措施。先后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四川省科技厅重大研究项目4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20余部,获专利授权1项。参与二十多项国际及国内多中心心血管新药临床研究。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3项,成都市科技进步奖2项。

唐向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担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后)导师,任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师学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BMC Psychiatry副编辑,Sleep Breath编委。发表基础与临床睡眠医学SCI收录期刊论文90余篇,包括在领域中有较高影响力的SleepSleep Med RevBiological PsychiatryThoraxHypertension等著名期刊;数篇论文获特邀述评,并荣获过美国心脏学会2016年颁发的高血压领域顶级优秀论文奖。

吕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后)导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神经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兼青年神经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学分会神经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放射学分会常委/秘书长、四川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学组常务副组长、中国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磁共振学组常务委员、研究型医院放射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作为精神影像学pyschoradiology)的提出者之一,长期致力于精神影像技术的开发及其在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重大精神疾病的脑影像表征的研究和临床转化。研究成果获得了国际磁共振年会(ISMRM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华医学奖一等奖和两次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NAS等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64篇,主编和参与《医学影像学》、《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流程》、《精神影像学》等多部教材和著作的编写。Frontiers in Psychiatrysection Computational Psychiatry)副主编,PLOS ONE学术编委, JAMA Psychiatry, Am J Psychiatry, Brain, Radiology等脑与行为科学、神经与精神病学、放射诊断学领域国际著名期刊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意大利卫生部基金(Ministry of HealthMOH)和法国“Fondation pour la Recherche Médicale”基金评审专家。

邓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后)导师,中华医学会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心身医学专委会、电休克与神经调控专委会副主委,四川大学优秀教师。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在扎实的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具有创新性或原创性的研究,发表SCI论文120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14篇,被同行引用2398次,国际学术水平指数H-INDEX25(杰出)。其中发表在行业顶刊美国精神病学杂志的1篇论文,被评为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2009)”。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纵向课题10(其中国自然面上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分课题1项)及横向课题2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亚洲精神分裂症研究大会青年研究者奖。被聘为多家中英文杂志审稿专家。

魏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后)导师,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副主任,荣获四川大学青年科技人才奖,荣获四川大学优秀医务工作者,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副主委,中国康复医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委会常委,四川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委会副主委。美国Tennessee大学健康科学中心联合培养博士(2010-2011);美国Tennessee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和美国Oklahoma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博士后(2011-2014)。主要临床及研究方向:心肺及重症康复、脊髓损伤康复、颈腰椎病康复。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多篇,担任多个SCI杂志审稿专家,以第一完成人荣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技术奖二等奖,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四川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

黄晓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磁共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ISMRMStipend委员会委员,美国神经精神药理学会(ACNPAssociate Member,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神经与精神影像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四川省预防医学会行为与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行为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特聘编委、《四川精神卫生》副主编、《Psychoaradiology》杂志执行编辑。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Science BulletinBrain communicationHuman Brain Mapping, NeuroImage Clinical, EBioMedicineSCI杂志审稿人。主要从事精神疾病和行为问题的影像与交叉学科研究。致力于采用磁共振成像、计算科学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探索神经精神疾病以及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的生物学表征;并采用机器学习技术探索影像与行为表征在精神科临床的转化应用。主持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以及国际合作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863计划、973计划项目等。迄今在《PNAS》、《美国精神病学》、《生物精神病学》、《放射学》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60余篇。H-index=39。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中华医学奖一等奖以及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周东,男,196210月生,德国埃朗根大学博士,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电图与癫痫学组组长、中国抗癫痫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会长、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内科治疗委员会联合主席。《癫痫杂志》主编、《Epilepsia Open》副主编、《Acta Epileptologica》副主编、《Epilepsy Research》编委、《Seizure-European Journal of Epilepsy》编委等。长期致力于癫痫药物治疗与耐药机制方面的研究工作,围绕癫痫的耐药机制与防治问题,发现了中国西部高原地区癫痫流行病学新特点,制定了耐药性癫痫防治新方案,创建了中国农村地区癫痫防治管理新模式,牵头建立了国家卫健委癫痫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马桑内酯点燃的耐药性癫痫恒河猴模型,发现了癫痫耐药的病理生理新机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30.04,主编规划教材2部,专著2本,创办国内首本癫痫中、英文杂志《癫痫杂志》和《Acta Epileptologica》,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1完成人)、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1完成人)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第3完成人)、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第4完成人)、中华医学科技奖1项;获得第七届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十一批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首届四川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研究成果被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及美国癫痫学会作为I级证据写入指南,并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被作为样板向全球推广。

三、岗位基本要求

1、博士后岗位,从事实验室研究和生物信息分析等相关的科研工作。在站时间为3年。在站期间待遇、科研业绩要求、以及出站后留院要求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博士后管理有关规定执行(详见《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专职博士后建设实施方法》)。拟聘实验室博士后岗位类型

1)实验室研究:从事低氧低压、噪音等条件下高原疾病和高高原疾病研究,要求熟练掌握分子细胞生物学技术和实验动物、膜片钳等电生理、神经干细胞修复与植入、新药开发及药物结构改造等技术。

2)生物信息和大数据分析:承接项目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研究,有良好的统计学背景,要求熟练掌握PythonPerl R中至少一种编程语言,熟悉Linux系统操作及各种常用的各种生物学和医学数据库及相关的分析软件。

四、应聘要求

1、身心健康、热爱科研、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团队精神,有志于从事高原疾病科学研究及应用转化。

2、有较好的研究经历和教育背景,博士学历具有以下一项或多项相关专业背景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生物医学工程学、药物化学、认知神经科学、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神经科学;年龄35岁以下,博士期间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过研究论文,表现出良好的学术发展潜力者优先。

3 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且拥有良好的中英文阅读、理解、写作及交流的能力。博士期间协助导师申报和组织过国家级项目者优先。

五、待遇

聘期内基本年薪包括基本工资、岗位绩效、各项补贴、五险一金(个人部分)、社保(单位部分)、住房公积金(单位部分)和年终奖励绩效,此费用由医院统一负责,聘期内还享受我院专职博士后科研业绩奖励。

六、应聘方法

1、请有意向者请将中/英文个人简历、过往研究内容、未来研究计划及研究兴趣、发表文章、博士导师推荐信(博士导师姓名与联系方式)及其它能证明本人能力的有关材料发送至以下邮箱leilei_25@126.com,邮件主题命名为姓名+电话+最早到岗时间为某年某月某日+高校人才网并在邮件中注明能最早到岗的时间;

2、我们承诺对应聘者提交的所有材料严格保密,将根据应聘者履历情况、研究成果、研究计划及发展潜力等各方面进行初筛评估;初审后,将以电邮或电话形式通知符合条件者面试的具体时间、地点及相关事项;初审未通过的应聘者不再另行通知,本招聘长期有效。

3、联系人方老师,电话19983137851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www.wchscu.cn/public/notice/recruit/54704.html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资讯请关注高才博士后微信公众号(微信号:bshjob)。

查看次数:

更多最新医学人才招聘资讯请关注高才医学微信公众号(微信号:yxrcjob)。

风险提示:如招聘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向求职者提出收取押金、保证金、体检费、材料费、成本费,或指定医院体检等,求职者有权要求招聘单位出具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许可证明材料,若无法提供相关证明,请求职者提高警惕,有可能属于诈骗或违规行为。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