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网—国内访问量、信息量领先的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高校人才网>事业单位>事业单位>

苏州市姑苏区司法局2020年4月网络招聘2名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条线公益性岗位社工简章

  • 发布时间:2020-04-26
  • 截止日期:2020年4月29日
  • 所属省份江苏
  • 工作地点苏州
  • 栏目分类江苏机关事业
  • 招聘人数:2名

根据《姑苏区机关、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用工管理细则》(姑苏公联[2014]1号)的规定,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需要将向社会公开招录司法行政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男性社工2名。现将招聘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招聘岗位及名额

岗位: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社工;

人数:2名。

二、招聘条件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品行良好;

(二)必须具备(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法律专业优先;

(三)初次录用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

(四)具有本市户籍,身体健康,能胜任本职工作。

其中,有下列情形者不得应聘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和安置帮教专职工作者:

(一)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其他单位或组织开除的;

(三)严重违纪,并受党纪政纪处分的。

(四)其他不符合应聘条件的情形。

三、报名

1、报名时间:2020427-429

2、报名方式:采取网络报名的办法,报名者将本人毕业证书(含第一学历)、身份证、户口簿等有关证件的电子稿件,近期免冠1寸彩照电子版等发送到380239061@QQ.com。经网络审核,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通过QQ邮箱接收《报名登记表》并填写返还。

个人报名材料不得造假,一经发现,随时取消应聘和录取资格。招聘单位对所有应聘人员的报名材料进行保密。

四、考试

1、笔试:笔试采取网络考试,以开卷方式进行,试卷以邮件方式发送。试卷内容为法律基础知识(含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相关内容),笔试不指定复习教材。笔试成绩以百分制计算,设60分为合格分数线。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计划录用人数3倍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的人选,不足3倍时按实际人数进入面试,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笔试成绩在中国姑苏网·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人事信息栏目(http://www.gusu.gov.cn/gusu/xxgk/zdlyxxgk/rsxx.htm)、中国姑苏司法局子站(http://www.gusu.gov.cn/sfj/home/Index)上公示3天。网络笔试开考时间、时长及方式另行通知。

2、面试:面试以考察拟任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为主,面试以现场面试方式进行,面试地点位于姑苏区祥符寺巷54号,面试全程佩戴口罩,进行入面试场所前应测量体温合格、苏城码绿码方能进入,面试场所保持通风,面试间隔均大于2米,面试前后对面试场所进行消毒处理。面试成绩以百分制计算,设60分为合格分数线,面试成绩不合格者不计算总成绩。面试成绩当场公布。面试成绩占招聘考试总成绩的70%,总成绩相同的,取面试成绩高者。面试成绩在中国姑苏网·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人事信息栏目(http://www.gusu.gov.cn/gusu/xxgk/zdlyxxgk/rsxx.htm)、中国姑苏司法局子站(http://www.gusu.gov.cn/sfj/home/Index)上公示3天。面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体检和政审1.体检工作按修订后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体检由司法局统一组织。体检时间、地点另行通知。体检费用由应聘人员自理。2.对体检合格人员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组织考察(政审)。因考生体检、考察不合格或主动放弃等原因出现招聘岗位空缺时,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书面提出是否递补的意见,报姑苏区人社局审核备案。如递补,在该岗位的面试合格人员中,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录用后(录取通知书开出之日起),不再递补。

六、录取和聘用拟录取人员名单将在姑苏区司法局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姑苏区司法局申办录取的相关手续,进入单位条线公益性岗位人员序列管理,工资福利等待遇按有关规定执行。录取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签订公益性岗位劳动合同。如应聘人员与原单位发生人事(劳动)争议等事项,均由应聘人员本人负责解决。

七、本简章由姑苏区司法局负责解释。公开招聘联系电话:0512-67206212,联系人:曹佩才。

来源:

http://www.gusu.gov.cn/gusu/xxgk/showinfo.aspx?infoid=de4240cb-ea7a-4e81-b13a-b2e5341a451b

 

 

查看次数: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人才网官方微信(微信号:Gaoxiaojob)。

风险提示:如招聘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向求职者提出收取押金、保证金、体检费、材料费、成本费,或指定医院体检等,求职者有权要求招聘单位出具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许可证明材料,若无法提供相关证明,请求职者提高警惕,有可能属于诈骗或违规行为。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