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网—国内访问量、信息量领先的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高校人才网>人事动态>引才动态>

广东正在形成“人才磁场”

时间:2017年12月29日 作者:周聪 来源: 金羊网

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提出陆相成油理论,让黑土地上涌出滚滚石油,中国摘掉贫油国的帽子;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演绎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神话;王选开发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古老的中国印刷术开启第二次革命,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一个优秀人才可以引领一项科技创新,催生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

广东要在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上走在前列,当好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期望。他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国家的强盛,归根结底必须依靠人才。中国要走创新发展之路,必须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聚集,择天下之英才而育之。

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通过多年精心打造,广东已形成丰富的引才、育才模式,通过深入实施珠江人才计划”“广东特支计划”“扬帆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通过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高交会”“广州海交会等国家级交流合作平台,广泛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集聚了大批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和科研团队。

搭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平台

记者从广东省人社厅了解到,目前,全省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555万人和1106万人,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分别达73万人和322万人。其中,累计招收培养博士后约1.3万人,约占全国累计博士后招收总数的6.6%。目前在站博士后4200余人,出站博士后80%左右留粤工作。

今年12月,一条重磅人才政策刷爆朋友圈——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等13个部门日前联合出台《关于加快新时代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加大博士和博士后培养支持力度,未来五年计划引进约5万名博士和博士后。

政策围绕博士和博士后人才生活、子女家属就学就业服务做了政策和资金的安排。单是普惠型的政策,在站博士后资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5万元生活补贴,直接申报副高职称,出站一年直接认定正高职称;留在珠三角地区工作的35岁以下博士、40岁以下博士后,给予每人不少于10万元、20万元的生活补贴,如果到粤东西北等财政转移支付地区工作,年龄放宽5岁、补贴分别提高10万元以上,海外人才再增加10万元。并对引进博士和博士后创新创业团队最高给予2000万元资助。

社会各界普遍反映,《意见》含金量很高,亮点纷呈。在政策制度、培养模式、引才模式、平台载体、扶持机制、管理服务等六个方面均有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将设立博士和博士后创新创业基金,委托专业机构运营,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不断扩大基金规模通过股权投资、贷款担保贴息、风殓补偿等市场化机制,支持博士和博士后创新创业项目,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与此同时,还将编制博士和博士后专利发明成果转化蓝皮书,每年送选100项转化成效突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给予每个项目事后奖补50万元。创办广东省博士和博士后人才交流与科技项目博览会,在省众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开设博士和博士后专场。

广东一年新增博士近3000

在各项人才政策的作用下,在引才育才的环境召唤下,广东正在形成一种磁场效应,海内外的高层次人才纷纷被吸引而来。

据统计,2016年广东省新增引进博士2986人,培养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近2.2万人;13批国家国家高级人才计划广东省共有112人入选,人数创广东省历史新高,居全国第三;“扬帆计划4批引进创新团队17;“广东特支计划3批遴选支持325名本土高层次人才,确定了杰出人才(南粤百杰)17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0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28名、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20名、教学名师30名、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30名、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99名、青年文化英才30名、百千万工程青年拔尖人才50;累计引进6珠江人才计划163个创新创业团队。

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例。该院采用全球招聘策略,确保65%以上的博士员工从海外招聘,形成了以海外人才为主的人才构成格局,成为了国内海归密度最高、国际化学术交流氛围最好的研究机构之一。

先进院先后成为中组部国家高级人才计划基地、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深入实施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深圳孔雀团队计划,构建起了三级人才梯队,成为华南地区人才高地。截至2016年年底,先进院人员规模达2243人,其中员工1283人,学生960;拥有501名海归精英,院士2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高级人才计划”32(目前在院工作19)百人计划”38人。

为高层次人才提供26一站式服务

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全国各省市纷纷加入人才争夺战的行列。广州、深圳、武汉、长沙、杭州、宁波、成都……目前,这个名单还在继续延长。

广东作为全国的排头兵,在引进人才后,又是如何留住人才的?记者在广东省人社厅了解到,广东高度重视人才服务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新的人才观为指引,牢牢把握党管人才原则,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广东在省人才服务局设立广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加挂中央国家高级人才计划广东省服务窗口),现已整合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等20个部门职能,为包括来粤科研工作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在内的院士、领军人才、国家国家高级人才计划专家等符合条件的12类高层次人才提供26一站式政务服务。

2013年在全国率先搭建省高层次人才网上一站式服务平台,与相关的20个省直和中央驻穗部门网站进行对接,实现单项联网审批,高层次人才足不出户即可办理各项业务,开创出让数据多跑腿、让人才少受累的服务新模式。

除了在线上线下做好高层次人才的日常服务外,专区积极延伸服务内容,打造国家国家高级人才计划专家地市行品牌活动,为地市创新发展提供新鲜血液。

据介绍,该活动已连续举办21场次,精准邀约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到顺德、珠海、汕头、梅州、惠州、汕尾、中山、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等地市参加活动,累计20多名院士、230多名国家高级人才计划专家、2000多名海外专家和400多名其他高层次人才与近4000家企事业单位进行接洽,现场达成人才引进和项目合作意向532人次,为各地发展提供良策450条。

截至目前,有62项已经落地,合作金额逾60亿元,有效促进了人才红利充分释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构建招才引智网编制全省人才地图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省人社厅将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着力推进一个平台、一张网、一张卡、一个驿站工程,创新服务模式,促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在粤安心工作、专心发展、潜心研究、开心生活。

据了解,接下来省人社厅在人才服务方面,将健全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强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专区建设,进一步整合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丰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流程、强化服务意识、推进信息共享,在各地市和高层次人才聚集地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政务服务。

尽快出台人才优粤卡实施办法,整合政务服务、社会事务、专业服务、市场服务等各类资源,向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颁发具备居住证功能的人才优粤卡,持卡人可凭卡在社会保障、购房购车、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在落户、出入境、长期居留、永久居留、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社会保险、入住人才公寓等方面享受优先便利服务。

加强人才驿站建设,根据《关于实施扬帆计划人才驿站项目的通知》要求,积极配合做好人才驿站管理工作,统筹协调全省人才驿站日常运行管理,强化人才驿站作为各地高层次人才交流对接平台和服务保障的功能,打造好各地聚集人才的温暖家园。

同时还将打造全省统一的招才引智网络平台。推动政府部门共享数据资源,探索引入社会机构、互联网信息资源,构建多领域集成融合的人才政策和人才项目需求大数据,编制人才地图,努力将平台建设为集政策宣传、人才引进、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训等功能于一体,全省统一、多级联动的网上人才服务信息对接中心。

【数据】

广东省累计招收培养博士后13000余人

我国于1985年开始实施博士后制度。30多年来,我国已在高校、科研院所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11个,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401个,累计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16.78万人。

广东的博士后工作起步于1986年。32年来,广东博士后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据了解,广东省累计招收培养博士后约13000人。

目前共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7家,占全国流动站总数的4.88%,流动站设站数量位居全国第五,全面覆盖全省有博士点学科的13所高校和8个科研院所,涵盖了11大学科门类的7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63家,总数全国第二;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23家。

皮尔·恩诺:爱上中国的洋博士

皮尔·恩诺,法国马赛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博士后,从事生物技术领域的活性酶研究。皮尔凭借自己对科学的严谨和激情,很快取得了惊人的研究成果,获得同行一片赞誉。这位极富运动细胞的洋博士一来到中国就迷上了华夏的美食和文化,远渡重洋而来的他已经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

两年前,皮尔在法国读博士后期间因工作需要被派到北京,2014年应聘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展器官退行性疾病防治领域的研究,仅仅一年时间,就在活性酶提取上获得重大突破,将转换率从10%提高到30%

在外人看来,这样的成功得益于他过人的天赋,但是熟悉皮尔的同事都知道,这位科研山峰上的奋勇攀登者,靠的绝不仅仅是天赋,更重要的是他极其严谨细致的科研作风。生活助理小白虽然已经对皮尔挑剔的工作态度习以为常,但一说起他做实验的情景,仍惊叹不已:他做起实验来特别特别细致,任何一个数据,任何一个细节,他都要记下来。每一步都要进行优化,竭尽全力做到最好。”“我在深圳生活很开心,深圳最吸引我的是去饭店吃饭。我最喜欢四川的宫保鸡丁,广东菜也很好吃,我现在可以用筷子夹菜,但不能用筷子吃饭。当被问及打算在深圳、在中国待多久时,皮尔不假思索地说:我要在深圳待1020年。在中国?我要在这里生活50!”

目前,皮尔就职于深圳一家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担任高级研发工程师,他带领团队主要从事蛋白纳米孔用于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研究。

江瑞芬:实验室里的绣花女

江瑞芬,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博士后,从事样本前检验技术研究,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烧瓶、溶液、仪器伴随她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实验室不仅是她追寻人生理想的舞台,也见证了这位潮州姑娘绣花女般的细腻心思和精湛技艺,尖端的固相微萃取技术在她手里宛如一枚听话的绣花针,编织了她的科学梦想。

化学分析领域的江瑞芬,师从权威的固相萃取技术发明者JanuszPawliszyn,在加拿大学成后,摆在江瑞芬面前的似乎是一片坦途。然而,选择回国后的路并不平坦,要找到一份理想的稳定工作,没有她预想的那般容易。她说,刚回来的那段时间,一直难以适应国内的环境,感觉社会对女知识分子存在偏见。当时自己对人生道路也感到很迷茫,但是心里的那份科学理想一直难以割舍。执著信念让江瑞芬做出了一个让人惊讶又敬佩的决定,读博士后!

从硕士到博士,从博士到博士后,为了研究如何使固相微萃取更准确地反映环境里的化学信息,江瑞芬倾注了所有的青春年华。她开玩笑地说,自己经常告诫师弟师妹,如果不是对科研非常感兴趣的话,千万不要去读博士和博士后,别跟自己一样走上这条不归路

作为潮州女孩,江瑞芬举止间处处透着细致温婉。照她的话说,每天的实验也离不开一枚绣花针。这枚细如发丝的绣花针学名叫固相微萃取针,是化学分析领域一项非常前沿的技术。这针上面涂覆有一毫米层的吸附剂,把这个萃取涂层包裹在污染物里面,有机污染就会在这个涂层里面富集,当富集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把它放到仪器里面分析。

科研工作虽繁复而枯燥,但一提起固相微萃取,江瑞芬掩盖不住自己的兴奋。她说,这项技术就是要把样本前处理简化,传统的方法耗时耗力,使用固相微萃取不仅能够大大节约成本,而且不会产生污染。比如要检测鱼内体的污染物,传统的方法要杀死好多鱼,固相微萃取只要在它体内放一根针就可以了。医学、农业、环境检测等领域都能派上大用场,它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虽然固相微萃取技术目前还不算很成熟,但江瑞芬却充满信心和希望,她心里很清楚,还有许多博士、博士后跟她一样在为这个理想默默地奋斗着。

完成博士后工作后,江瑞芬加盟暨南大学环境学院。新环境对她的研究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她很快获得硕导资格,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她的理想会在广州开花结果,落地生根。

来源:

http://www.1000plan.org/qrjh/article/74116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人才网官方微信(微信号:Gaoxiaojob)。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