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校人才网资讯观点热议>清华大学50岁副教授被辞退,这场悲剧是怎样诞生的?

清华大学50岁副教授被辞退,这场悲剧是怎样诞生的?

发布日期:2022-09-13 作者:指南哥 阅读量:427 取消收藏 收藏文章
【摘要】青年教师刚刚入职高校,需要面对各种全新的挑战,从初登讲台,到独立科研,再到与学校职能部门和学院领导同事的沟通交往,要么自己摸索,打怪成精,要么自己彷徨,不知所终。


从8月2日到31日,公众号“受想行识”连续发布了四篇帖子,作者为lvyx,以下简称L老师。


他自称是前清华大学副教授,研究新媒体信息传播,因为没有通过“非升即走”的预聘-长聘制考核且合同到期而被辞退,此次失业正好是他刚过50岁生日。



在这四篇帖子中,L老师陈述了自己本硕博求学、清华入职、10年工作、晋升折戟和黯然走人的整个过程,认为从预聘-长聘制的文件到执行,从个人表现到最后挣扎,都充满了深深的委屈。


在系列帖子的最后,L老师提醒大家,要以我为鉴,“万事趁早”。


我们知道,清华大学并不是最早施行非升即走制度的高校,但却是实施得比较规范的学校,既不是3年引进8000名专职科研岗,更不是一次考核淘汰97%的申请人。


而L老师的这四篇帖子,恰恰使我们得以管窥,清华大学是如何实施非升即走制度的,是否有这样或那样的瑕疵。


在此基础上,本篇帖子也尝试提醒一下,已经入坑和将要入坑的青年教师们要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



01.

新体制:清华大学的“准聘-长聘”


在2016年,清华大学实施人事制度改革,即相较于旧体制,现在全面推行“准聘-长聘”的新体制。


按照一般的操作手法,尤其是参照北京大学稍前的长聘制改革,新体制有两个好处:


一是获得长聘副教授或长聘教授之后,不会再被聘期考核,可以安静、自主地搞自己的研究;

二是长聘体制的工资待遇明显高于旧体制。


据了解,对于现有和新进教师要求,所有时任讲师即助理教授都必须进入新体制,6年之后申请晋升长聘副教授,不通过者自动解聘辞退;所有时任副教授都必须申请长聘轨,转为长聘副教授之后才可以获得长聘;所有时任教授可以申请长聘轨,但申请机会只有2次,不通过者将自动解聘辞退,但也可以选择保留在老体制,享受老体制的稳定和低工资。


在此之外,清华大学还有两个比较暖心的地方。


其一是,只要通过学院内的考核,就可以被评为准聘副教授,提高部分工资待遇,但仍然要在6年期满时申请晋升长聘副教授。

其二是,文件规定,“对长期(一般为三年或以上)主管学生工作的教师可适当延长准聘期,延长的准聘期最长不超过1年”。


相较之下,清华和北大是国内搞非升即走制度最为正规的高校,大概率是想留你下来,才会招聘你进来,并不像其他985高校那样热衷于割韭菜,而部分211和双非高校不仅爱上了割韭菜,甚至在解聘的同时还要求教师赔偿大笔违约金。



02.

十年往事:都是年龄惹的祸?


明明很用情,最后却被认为是薄情,明明爱到深沉,最后却被无情扫地出门,还落下一个科研能力不行的“薄幸名”,这就是L老师的残酷经历。


然而,任何结果都有它的来由。在四篇帖子中,L老师叙述了自己求学工作的整个经历,原本可以算一场不错的励志剧,最后却不得不以一场悲情剧收场。


L老师出生于1972年7月,本科毕业后工作了6年,硕士毕业后工作了3年,博士毕业后又做了2年博后,终于2012年在清华重新入职时年40岁,开始成为一名讲师,经常自嘲“年纪比较大的年轻老师”。


在2016年的这场人事改革中,他很可能是以讲师身份进入准聘-长聘制,成为一名助理教授,随后在学院考核中成为准聘副教授,但其实还是助理教授或讲师。


从2012年到2022年的10年间,L老师在教学和育人上的确兢兢业业,“教学工作量一直远超标准,几乎是规定工作量的两倍”,获得过校级的挑战课和精品课,还在2015年到2020年在学院安排下做了5年多的党委研究生工作组组长,“是学院担任这一工作时间最长的老师”。


与此同时,他在科研上也表现不错,不仅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三项社科重大子课题,还发表了“可能不够突出但也并不差”的学术成果。


结合新体制的文件要求,L老师完全符合延长准聘期最长1年的规定,而他也是这样打算的,即在2023年再申请晋升长聘副教授。


在此之前,他不仅多次与学院领导谈过这一规划,并且在2021年底就申请延长准聘期1年,得到学院院长书记签字同意,正式提交给了学校人事处。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不如被自己的年龄算计。


在2022年1月,清华人事处口头通知L老师,不批准延长准聘期,必须参加本年度即6年合同即将期满的长聘评审。而人事处为何如此绝情谷里说绝情呢?恰恰又要回到他颇为励志的人生经历。


因为《劳动法》第十四条规定,“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这一条正好适用于L老师,因为截止2022年7月合同期满,他已经在清华连续工作满十年,而如果同意他延长1年准聘期,那么就连续工作到2023年7月,时年51周岁,距离他60周岁的法定退休年龄就不足十年,依法他到时就应该自动获得“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就等于变相长聘,虽然职称还是助理教授或准聘副教授。


L老师的年龄和清华工龄是如此得恰好,以至于人事处当年在签合同时也没有注意到,现在醒悟过来,就坚决不同意按文件批准他延长1年准聘期,防止他作为极端个案突破“准聘-长聘”新体制的约束,无需评审或在评审不通过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依法”获得长聘合同。


如果出现这样的案例,让堂堂清华人事处的脸面往哪里搁,要么违法解聘L老师,要么打破非升即走直接给他长聘。两害相比取其轻,而只要直接不批准他延长1年准聘期就可以暂时解决这个两难问题,至于文件上的白纸黑字,那就管不了他娘那么多了。


最后的结果是,L老师不得不仓促上阵,在2022年1月得到口头通知之后,在3月就提交了申请长聘评审的全部材料。



03.

一朝被踢:留得清华“薄幸名”


仓促就仓促了吧,好像开局还不错!


在3月提交晋升长聘副教授的材料之后,L老师“得到了国际国内同行评价五位专家一致的‘强烈推荐’,以及学院长聘教授会的全票通过。”


而按照之前的案例,“往年(学院长聘)教授会没有拿到全票、教学评价后5%的教师,均有拿到长聘岗位的先例。”


拔得“外审全优”和“院内全票”的头筹,L老师连闯两关,有了不少自信,感觉不出意外就可以通过学校的长聘评审。


然而,千算万算,最后失算。既很意外,又很正常,他没有闯过最后一关,没能通过学校长聘委员会的评审。


即便如此,人事处也不顾“教师聘任管理办法”中明文规定可以给与1年过渡期的时间安排,而在2022年6月25日通知L老师,要求其在7月31日合同到期前办理离职手续。


也就是说,在刚过7月的50岁生日之际,L老师就被清华解聘失业了,至少是暂时失业了。


在得到这个通知之后,L老师向学院和学校各个部门反映申诉,并要求与校长免谈,以谋求事件的转机,或至少可以转行政岗继续留在清华。然而,“事实上至今也没有任何部门搭理过我。”


L老师的愤懑是显然的,也似乎有自己的理由。


其一,学校长聘委员会不通过自己申请的理由是什么?

其二,“学校似乎完全不考虑教师在教学、育人、科研、服务等方面的巨大付出和取得成绩,只从发表角度进行评价。”

其三,“学校长聘委员会是按大类区分,文科委员没有一对一的专业对应(我提示,但与文件规定不同)。”



04.

推责OR坦诚?与校长的最后面谈


在制度面前,没有人会真的同情你。在面对部门决定时,你能做的最多是申诉,但也要知道,申诉的结局最多是,给你一个不甜不淡的说法,对已经发生的事情不会有任何转机。


在申诉中,L老师明确要求与校长面谈。然而,在6月25日接到辞退通知之后,他先等来的不是校长,而是7月31日办理离职手续。


学校算是很开明,也很开恩,答应可以面谈,但又以足够多的理由来推迟见面的时间,以致于推迟到L老师办完离职手续之后,使得这场面谈变得滑稽而毫无意义。


从8月10日通知,12日晚上5点面谈,之后推到16日晚上5点,最后改到19日中午11点。正如校长所说的,“7月31日前(注,合同期内)跟你沟通,(与)现在与你沟通,你的心态是不同的。”


显然,你已经不是学校员工,我们之间的面谈最多是相互诉苦,解决不了也无需解决已经被解决了的辞退问题。


在这场面谈中,L老师认为,虽然自己在科研上并不非常突出,但学校长聘委员会刷人没有给出充足的理由,没有考虑自己在教书育人上的突出贡献;与此同时,人事处也三次违反文件规定,一是不批准自己延长1年准聘期,二是在长聘委员会中没有做到每个学科有一名委员,三是没通过长聘也没给与1年过渡期。


参与面谈的还有学院书记院长和人事处处长,从11点一直谈到了下午1点45分,谈的结果就是,这些工作上的不足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改进,但对于L老师的结论不会有任何改变。


针对L老师的愤懑和要求,校长和人事处长的确给出了符合实情的回答,不管你是否满意。


其一,学校长聘委员会不通过评审的理由是什么?


校长回答说,“清华一定是追求最好的师资,但在具体过程中,也一定会有误差,可能会把好的老师拿下去,也可能会把不好的老师放上来。具体过程中,提交的资料情况和评委们对汇报的了解都可能影响结果。”


也就是说,在学校长聘委员会上,各种情况都可能出现,谁晋升谁出局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外审通过和院内投票只是准入门槛,最终是否能上完全看在场委员们的即时判断和表决结果,而尤其像L老师这样科研并不非常突出的候选人,随时出局并不奇怪。


其二,教学方面的突出成绩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校长回应说,“准聘期考核,最主要的就是科研发表,其它教学、育人等方面工作,不是评价重点。”“学校现在已经在调整导向,准聘期就是要以科研为主,可以不做学生工作,可以教学有所减免。”


其三,学校长聘委员会中没有来自小学科的委员,有违文件,也有违公平。


人事处长也同意这一事实,但没有给出进一步解释。事情就是这样,不公平也要接受。


其四,是否可以转到行政岗等?


校长立刻给L老师戴了一顶高帽子,让他知难而退。


“你做的研究工作还是有很大空间的,清华如果让你换岗,那是双输!换科研岗制度不允许,你可以一年后再来应聘;换行政岗你科研的基础就浪费了,对学校来说也是制度上的失败。”


本来面谈已经毫无意义,现在,所有不抱希望的希望也完全破灭,唯一能够走的路,就是离开清华的路,具体来说,是一条非升即走失败被辞退踢走的路。



05.

无奈离开:这场悲剧的启示


委屈吗?听着是挺委屈的!埋怨吗?似乎可以埋怨所有人和制度!


在这场非常正常的悲剧中,我们能够学到什么呢?


对于L老师来说,压垮骆驼的绝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之前长达10年的悠哉悠哉,没有把非升即走时刻放在心上,没有绷紧这根弦。


“因为入职时年纪已经比较大了,所以做事会更加求稳,再加上本身也不是急性子,所以心态上并没有着急。”


“但我并没有抱怨。总结起来自己的心态就是‘年纪比较大的年轻老师’:反正之前已经耽误了这么多年,已经不能申请青年基金,也拿不到什么青年奖项了,所以也就不在乎再多耽误一年,做自己喜欢的教书育人工作,把事情做好更重要。”


与此同时,他反而总是幻想着,只要我全力做好了教学育人,努力搞了科研,学校最后就会认可或体谅我所做的工作。


一方面是,这样慢悠悠的性格决定了这样坎坷的命运。另一方面是,L老师根本没有得到过来人的指导,或者没有听进去过来人的指导。


青年教师刚刚入职高校,需要面对各种全新的挑战,从初登讲台,到独立科研,再到与学校职能部门和学院领导同事的沟通交往,要么自己摸索,打怪成精,要么自己彷徨,不知所终。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教师打怪指南」欢迎关注

来源:   教师打怪指南(微信公众号)   本文经授权发布,第三方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人才网官方微信(微信号:Gaoxiaojob)。
高校人才网
百万硕博人的择业平台
高校直招
5000+单位官方入驻
简历直投
20W+职位一键投递
{{applyDialogData.systemTips}}
{{applyDialogData.resumeTips}}
+ 上传
+ 上传文件
立即续费
{{successContentUp}}
{{successContentDown}}
我知道了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职位投递成功!
微信扫码关注【高校人才网服务号】

求职效率翻倍

实时接收投递反馈
精彩活动抢先知晓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