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校人才网资讯职场分享>为什么进了高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丧”了

为什么进了高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丧”了

发布日期:2022-06-01 作者:彭伟 阅读量:471 取消收藏 收藏文章
【摘要】一般而言,在高校发展有两条路径,一是职级,俗称混行政系列;二是职称,俗称混教学科研系列,也有部分高校将职级和职称系列打通。看似选择多,条件透明,似乎只要达到要求就可以按部就班往上走。但实际上你能晋升到哪一级,从入职那一刻基本就已经确定了。


我们学校2022年的校招刚刚结束,社招又马上开始了。手忙脚乱忙活了一阵儿,突然觉得今年的招聘莫名的充斥着“丧”的感觉。和同事们一聊,发现大家都有这种感觉。


有人说是因为疫情,各种查验填报,工作量大力很多;有人说是全改成线上面试,隔着屏幕显得生分,后来还是一位校外专家一语道破:近年来应聘的,不管是校招还是社招,都“丧”。


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往年校招来应聘的一个个青春洋溢,朝气蓬勃,先不论能力如何,就是那一副想要大展宏图的表情就让我们这些“老油条”们自叹不如。社招也是一样,虽然被岁月磨平了菱角,显得有些“油腻”,但大多数到了新单位心里还是追求自我突破,至少要比上一家单位干得好。


但今年明显不同,不论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还是已经在职场历练过的老员工,都把追求稳定放在第一位,整个面试气氛显得暮气沉沉,似乎大家把所有的力气都花在了应聘上,一旦成功进入高校,就准备躺平了。



我和几位同事马上就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批判,什么年轻人不思进取啊,都怪疫情啊,经济形势不景气啊等等。聊着聊着那位校外专家又一语道破:以前没疫情,咱们这些人不也慢慢变“丧”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进入高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丧”了?


· 壹 ·

未来发展确定性太强,一眼可以望到头


一般而言,在高校发展有两条路径,一是职级,俗称混行政系列;二是职称,俗称混教学科研系列,也有部分高校将职级和职称系列打通。看似选择多,条件透明,似乎只要达到要求就可以按部就班往上走。但实际上你能晋升到哪一级,从入职那一刻基本就已经确定了。


01.如果是硕士毕业,被安排在行政部门,那基本上只能走职级系列


一来是熟悉工作,有天然优势。


行政工作看似简单,按程序走即可,但何时需要走程序、走什么程序、需要严格到什么程序、甚至如何制定和修改程序,这背后都需要仔细琢磨、慢慢探索,长期浸淫在某一项行政工作中,自然对这其中的规制和潜规则一清二楚,相较教学科研岗位甚至其他行政岗位的同事来说,你对规则的熟悉就是晋升的最大优势。


二是难以满足教学科研条件,有天然劣势。


职称晋升的条件一般包括教学、科研和服务,三者必须兼顾,缺一不可。因为工作性质不同,行政岗位很难达到教学、科研和服务的条件,除非你天赋异禀,学术成果多到让教师们难以望及项背。就算满足了一切条件,也要等待合适的时机,例如转入岗位正好缺人且没有除你之外的意向人选,你手头没有重大专项任务、工作顺利交接等。另外,还要态度坚决,能顶住领导压力和甜言蜜语,毕竟画大饼是领导们的传统艺能。



02.如果是博士毕业来校,走职称晋升是最好的选择


原因很简单。博士最大的优势就是受过科研训练,科研能力自是强过大多数行政管理人员。最大的劣势就是不熟悉行政工作,只清楚行政工作的明规则,对背后的套路知之甚少。


就我所在的单位来看,行政转教学的相对比较多,但准备过程极其痛苦。教学转行政则少之又少,极个别成功转岗的上手工作后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适应期,很多人转行政之后又转回去了。


· 贰 ·

晋升的机会确实有,但你把握不住


01.先说职称晋级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实行定岗定编和以岗定人,晋升名额往往按比例细分给各个学院,这就造成了很多人达到了晋升条件,但名额有限,便疯狂内卷。正常点的内卷是囤论文,稍微不正常的就是互相举报学术不端。也是因为细分名额,不同院系甚至不同专业的晋升标准会有很大差异,给人一种“专业没选对,晋升全得跪”的惆怅感。


02.再说职务晋级


职务晋级的条件相较职称晋级就显得更为模糊了,除了熟悉工作流程,具有突出的工作能力外,配适度是最为重要的考量。常有组织部的同事聊起,工作做得好、工作能力强只是晋升的门槛,还有大局观、协调能力、群众基础等考察指标。


一个普通科员往往只负责一项工作的某一环节,环节做得好,整体不一定能做得好,这需要多干大事难事慢慢积累。另外,在体制内凡是能升得上去的,必然有贵人扶持。有领导愿意在关键时候拉你一把,比平时苦熬苦业强太多。当然,如何能让领导拉一把,这里面学问可大了去了。



· 叁 ·

绝大多数高校都进入了稳定状态


很少有人刚步入工作岗位就“丧”的,往往是拼命争取而不得后慢慢与现实妥协、与自己妥协而变“丧”的。


随着这么多年的发展,绝大多数高校早已步入了稳定状态,有完善的流程来保证教育教学,有严格固定的上下级关系,更有相对完善的晋升体系。这种稳定既是社会地位的稳定,也是发展路径的稳定,毕竟决定一所高校好坏的往往是外部因素。


一定程度上讲,大部分高校开辟新路、转型升级的原生动力很低,自然也不需要个人逞能,每个人都得在这个体系里慢慢熬,而且有明显的上限。


由于高校事业单位的属性,做事往往不遵循结果导向,而是追求程序正确。这样一来,大家各司其职,做好螺丝钉,凡是按流程走,不需要奇思妙想。靠另辟蹊径建立新功基本不可能,偶尔做成了一件事,领导在肯定你的同时,也会给你按不按规矩办事的标签。


久而久之,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便成为高校的职场铁律。其实不止高校,所有以稳定著称的体制内岗位,甚至发展得好的几家头部企业都是这样。



写在最后


我一直觉得,“丧”也好,不“丧”也好,都是个人选择,只要把本职工作做好,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给单位拖后腿就是好员工。进入职场之前,最好想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 如果想奋斗,那就放下架子,该看路时就抬头,该请教时就弯腰。

- 如果想躺平,那老老实实别折腾,看别人飞黄腾达心里也别有情绪,想躺就躺出与世无争的境界来。


电视剧《岁月》中闻局长说得好:怕就怕,混成个四不像啊,清不清,浊不浊,丢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点,又学了自命不凡、自暴自弃的缺点。


总之,每个人都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态位”,这个“生态位”是艰苦奋斗也好,是随遇而安也罢,这都是个人的选择。每个人都有选择理想生活的权利,只要这种生活确如你内心所想且不会打扰他人,即便“丧”一点,也未尝不可称之为平和。


来源:   高校人才网V(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高校人才网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高校人才网V”,如需转载,请联系获得授权。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人才网官方微信(微信号:Gaoxiaojob)。
高校人才网
百万硕博人的择业平台
高校直招
5000+单位官方入驻
简历直投
20W+职位一键投递
{{applyDialogData.systemTips}}
{{applyDialogData.resumeTips}}
+ 上传
+ 上传文件
立即续费
{{successContentUp}}
{{successContentDown}}
我知道了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职位投递成功!
微信扫码关注【高校人才网服务号】

求职效率翻倍

实时接收投递反馈
精彩活动抢先知晓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