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校人才网资讯观点热议>越优秀越难脱单?学术女性和你想得不一样!

越优秀越难脱单?学术女性和你想得不一样!

发布日期:2022-03-28 作者:Jessica 阅读量:36 取消收藏 收藏文章
【摘要】能独立承担工作且有稳定的收入可以使她们不依附于任何人,充实的精神生活使她们拥有不尽的生活情趣。越是优秀的人,越倾向于自己解决大多数事情,以追求内心的满足。


压在博士生头上的三座大山,分别是毕业、就业和恋爱问题。

 

如果你足够优秀,已经顺利博士毕业且在高校或者科研院所找到了相应学术界的工作,对大部分博士生来说已经长舒一口气。但当面对自己的“人生大事”时,却还是犯了难。

 

有同学会想,假如爱情也像科研那么简单就好了……而现实情况却是,科研不易,爱情更难。

 

对于身处学术界的女性来说,独处也许已成习惯。

 

 

· 壹 ·

单身成为年轻人常态

  

01.结婚人数递减

 

根据民政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底我国单身人口已突破2.6亿,今年我国独居人口将升至 9200 万。国家统计局官网国家数据柱状图显示,近五年国内结婚登记人数逐年递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官网指标

 

02.人口出生率下降

 

与此同时,近五年在死亡率维持稳定的情况下,由于结婚登记人数递减导致的人口出生率降低,自然增长率也开始锐减。由近日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可知,去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仅为8.52‰,首次跌破10‰,创下了1978来的新低。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官网指标

 

由此可见,国内单身与独居人口逐年增加,结婚登记与生育率下降明显。年轻群体的婚恋与生育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需要关注的焦点。

 

03.城市女性单身比例高

 

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单身人口比例

 

根据人口普查得到的数据资料可知,经济发达地区适婚年龄的单身青年较多,女性群体更为明显。如,20岁以上的城市女性单身比例明显高于同年龄段城市男性。同时,适婚年龄段乡镇女性群体的单身比例远低于同年龄段城市女性。

 

其中身处学术界的女性因为各方面出色且自身条件优异却是当下未婚未育的显著代表群体,因而值得我们深入了解与研究。

 

 

· 贰 ·

学术界的女性群体

 

要想进入学术女性的世界,先要了解这个群体是怎样的存在。因此,我们先对学术女性下一个简单的定义。

 

学术女性,即对学术研究有兴趣,希望或者已经在学术圈立足的女性群体。

 

接下来我们的讨论均基于此定义下的学术女性展开。

 

在搜集互联网中关于女性为何选择做学术的发言后,大体可以分为以下情况:[1]

  

01.社会地位

认为从事科研工作的学者具有较高社会地位,能在高校或科研院所任教很厉害。

 

02.他人的期待

来自父母及老师的企盼,认为具有学术天赋,不做研究可惜。

 

03.为了赚大钱

真正接触后会发现,科研工作其实是费时费力还钱少的苦活。

 

04.希望改变世界

小科十分钦佩这样伟大而勇敢的目标,衷心希望她能做出成绩。

 

05.单纯地喜欢做研究

这个理由相对来说有说服力,因为能在研究遇到困难时,自身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如果内心意愿足够强烈,那么清贫或者富有的生活大概也就不再那么重要了。

 

06.自由

这是颜宁教授在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仪式上的讲话所着重提到的,她定义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也因此选择了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2]

2020年8月她接受了女科学家组织GWIS(Graduate Women in Science) LEAD杂志的深度采访,再次对研究工作的最大好处表示肯定,表示能“自由地安排工作、自由地选择项目、自由地选择合作者和工作团队”。[3]

 

以上六种统计的情况,如果是持有前三条想法的女生,长远来说从事学术研究或许会感到失望和沮丧。

 

后三条听起来虽然理想主义,却存在强大的内在推动力,让我们在学术圈里有了继续坚持下去的勇气。

 

毕竟,任何圈子的竞争都是残酷的。

 

 

· 叁 ·

优秀学术女性代表

 

以颜宁为代表的优秀女性科学家或女性学者的经历,已然是科研人中的天花板。虽然个体间存在差异,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探寻一些学术女性世界的奥秘。

 

01.结构生物学家,颜宁

 

颜宁简介

 

颜宁的学习及工作经历已经是学者中的巅峰,她的外在形象也不差分毫,干练严谨,自信乐观。

 

她是学术界女神级人物,正如她为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发现某种自然奥秘,在科学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迹。[2]

 

颜宁,注定是会被记载进科学史的名字。

 

颜宁在大学的时候兴趣爱好非常多,在清华学习的日子也曾对未来将要面对的选择一片迷茫,但她从始至终贯彻一个原则至今,那就是:努力做到最好,让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中。[2]

 

研究生期间,当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后,她在施一公教授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就完完全全被科研吸引了。她认为在读研时真正获得的有意义的成就在于,提升了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养成了自信、乐观的心态,这样的能力和心态让她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都受益匪浅。

 

她还在访谈中提到,十分享受灵活的工作时间,喜欢自由地选择研究课题,还有“全世界第一个发现”的巨大诱惑在引导着她探索前进。[3]

 

02.“万婴之母”,林巧稚

 

她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妇产科的第一位中国籍女医生,一生接生了超过5万名婴儿,其中不乏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孩子梁从诫、以及中国文坛巨匠冰心的三个孩子等知名人士,因此她也被称为“万婴之母”。 [4]

 

林巧稚为了妇科医学奉献了一生。

 

她一生未婚,身后自己全部的积蓄也都捐献给医院;从穿上白大褂那天开始,就一直从事妇科事业,从未停下;晚年在病榻上坚持写作,留下了约50万字的《妇科肿瘤学》专著。

 

林巧稚虽终身未结婚生子,但数以万计的新生儿经由她手降临人世。于她而言,这些新生儿就是她的孩子,也是她这一生所投入与奉献的医学事业。

 

03.Rosalind Elsie Franklin

 

富兰克林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英国女科学家,主要研究物理化学、晶体学与分子生物学。她是最先测定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女性,完全具备了摘取诺贝尔奖桂冠的成绩与实力。其终生未婚,女性独立意识强烈,为近现代生命科学的进展做出巨大贡献。[5]

 

诸如颜宁、林巧稚、富兰克林此类的优秀女性学者还有许多许多,她们为科研着迷,沉心在手头的工作中,很安心地做自己、很专注地做自己的事情。

 

每个人都是一派怡然自得,外界的流言蜚语和浮躁气息很容易就被挡在物理上并不存在的心墙之外。

 

 

· 肆 ·

学术女性为何单身?

 

小科认为,这是她们不值得给予回应的问题。

 

可就是这样一位位杰出的女性学者,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不是她们在学界上取得的成就和突破,而是“她为何不结婚”,“不结婚生小孩人生就不完整”等众多议论。

 

小科总结了如下几点可能的原因以供参考:

 

01.时间精力有限

 

来自豆瓣生活组、博士互助组及知乎等社交平台的热门问题:

 

“对象大部分的生活都是科研,感觉和他没话说,要分手吗?”

镜像问题:”对象因为科研压力大要和我分手,怎么办?“

 

其中,提问者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第一,男友刚刚在高校任职,深陷在科研中,感情难以维系,对方给出的分手理由就是和另一个人在一起就会莫名烦躁,压力很大很忙想要专注自己的科研,不想和别人联系。

 

第二,男朋友博士在读,每天都很忙,很累,压力很大,所以没有精力谈恋爱了。

 

第三,女朋友在读硕士,平时科研+实习+创业项目很忙,相处时间比较有限,自己相比较而言,重要性连前三都不如。一方面觉得对方很上进,一方面觉得相处时间太少,因此很纠结。    

 

而网友们的回复,大多也都是劝分不劝和。总结起来大约如下:

 

A君:这种组合都是不适合的,强行在一起也没意思,恋爱最重要的是双方舒服,而且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如果不是爱到骨子里,迟早会分手。

 

B君:我觉得谈恋爱的确影响学习,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这话没错,尤其是对感情患得患失的人的话就更加了。建议分手,互不耽误。

 

C君:女生为什么要这么上进?一是她热爱专业,二是现在就业歧视太严重,到时候你给她找工作?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陪她一起学习工作,你不愿意就放人家上进。[6]

 

针对以上情况,小科的想法是:

 

首先,无论是科研人本身或其对象,在面临个人未来和爱情冲突时,建议选择个人未来,若为了对象妥协,万一以后有变数会责怪对方。

 

其次,一般读博士都会很有压力,如果因为对象科研压力导致关系失衡,可以先尝试沟通,倾听对方的心理话并提供相应的情绪价值。

 

与此同时,恋爱是双方相互深入了解并互相磨合的过程,但如若在这段关系里你已经感觉不到快乐,也不可能一直迁就对方,再喜欢也得有底线。因此,希望每个恋爱中的人都能将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最重要的是,认真科研,认真恋爱,认真生活。

 

02.热爱科研,痴迷学术

 

学术女性不愿意结婚的原因也许还有不太想把花费在研究事业上的精力投入到经营亲密关系中。

 

如果曾认真看过且听过这些优秀女学者的讲话和访谈,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她们深深沉浸在科研工作中,完全痴迷于这个小天地,她所正在做的就是她生命中最热爱的东西。

 

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在《球状闪电》里写到:

“人们常说的寄托,也就是这么回事。或是相反,把挣钱作为惟一的目标,所有的时间都想着怎么挣,也不问挣来干什么用,到死的时候像葛朗台一样抱着一堆金币说:啊,真暖和啊……所以,美妙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迷上什么东西。”

 

03.具有主动选择权

 

学术女性大多是独立且坚强的。

 

能独立承担工作且有稳定的收入可以使她们不依附于任何人,充实的精神生活使她们拥有不尽的生活情趣。越是优秀的人,越倾向于自己解决大多数事情,以追求内心的满足。

 

在发达的现代社会,女性有权利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优秀的女学者因受到严格的学术训练及最高的教育培养,所以更加明白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对于优秀的学术女性来说,单身与否其实是个人的选择,因为这取决于她们希望以何种方式生活。

 

比较明显的例子是:

身边读研读博的朋友经常说,不想脱单,一直单身一直爽。因为觉得自己一个人就能把生活过得很精彩。可后来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欢且同样优秀的男生,便一拍即合地在一起了。因为现在她发现,跟合适的人在一起,生活是别样的精彩。

 

04.人生的意义,存在的价值

 

新时代女性是接受现代化教育熏陶及良好思维训练的群体,她们经济自由,爱情自主,拥有更为成熟的人格特征。以学术女性为代表的新时代优秀女性不在意结婚或者生育的重要原因是,她们已经寻觅到了人生的意义,也因此实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

 

科学研究的魅力让她们一步步向前走,成功或者失败无法轻易被定义,研究中的不确定与意外的惊喜经历,这些奇妙的感觉让她们上瘾,因而沉迷在自己的研究中,无暇顾及外界非议。

 

无论单身与否,无论是否打算婚育,相信广大从事或者即将进入科研领域工作的女性都能独立思考,自由且自信地做出心中的最佳选择。

 

05.意识觉醒,社会进步

 

对现的女性来说,觉醒意识非常重要,因为婚育不再是现代女性的必经之路。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2019年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统计

 

过去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女性更多地承担了照顾家庭、全权担起家务的责任,这往往导致女性被学术领域劝退。现在国内生产力得到极快发展,女性参与劳动率已经达到60%以上(60.57%),超过世界平均水平(47.293%)。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女性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大部分女性都有自己的工作和收入。她们中的一部分目的性强专注度高,吃苦耐劳肯钻研,在很多领域都做出了超越男性的成绩。

 

因此,学术女性不光要意识到女性在教育、机会和参与程度上面临着独特的问题,更需要从自身做起以学术作为手段,以女性为目的,想方设法去尝试解决更多女性已经遇到或者即将面对的问题而非被眼前的困难打倒。

 

学术女性群体的出现与壮大,本身就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良好开始。

 

 

· 伍 ·

学术与生活可以调和

 

小科并不主张将学术研究置于个人生活之上。

 

研究是无处不在的,生存本身就是一个研究和认识世界的过程。生活的本身比任何文本都要丰富,也有足够多的东西可以提供给我们研究。值得追问的远不止是学术的问题,所有的研究,探寻的终极最后还是回落到人自身。

 

因此,学术和生活并非是对立项。换言之,学术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存在于生活之中,也作用于我们的生活。

 

在这里提供一些帮助协调学术和生活的方式:

 

01.合理分配科研工作与日常生活的精力

 

重要紧急的事情立马做,重要不紧急的事项计划做,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选择做,不重要不紧急的琐事减少做。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

 

02.培养个人享受的兴趣并主动参与社交活动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学术研究工作完成后别忘了放松身心,多与家人朋友分享生活,聊天放松。或者根据兴趣线下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扩大交际圈。不光是为了婚恋考虑,更能因此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优秀伙伴。

 

03.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劳逸结合,时常锻炼

 

身心健康是所有一切的基础。

 

 

总结

 

科研人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学术女性也并非例外。

 

尽管我们渴望和他人一同追求幸福,但我们永远不会遗忘那些孤勇前行,与自己同甘共苦的年月。

 

爱情这件事,顺其自然。

 

最后献上一首小诗,作为结束。

  

图源:豆瓣@Doctor Who

 

勇敢追求,爱你所爱。

 

参考来源:

[1]统计信息源自豆瓣小组:我们是学术女。

[2]颜宁.风物长宜放眼量——在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J]. 清华校友通讯, 2014, 复70辑(第03期):94-97.

[3]返朴.颜宁教授获2020年佛罗伦斯·萨宾杰出研究奖:我最大的成就是培养了一批年轻学者[EB/OL]. 2020[2021-11-21].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69624.

[4]林巧稚. https://baike.baidu.com/item.

[5]罗莎琳德·富兰克林.https://baike.baidu.com/item.

[6] 统计信息源自豆瓣小组:生活组、博士互助组。


来源:   科研岛   文章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科研岛。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人才网官方微信(微信号:Gaoxiaojob)。
高校人才网
百万硕博人的择业平台
高校直招
5000+单位官方入驻
简历直投
20W+职位一键投递
{{applyDialogData.systemTips}}
{{applyDialogData.resumeTips}}
+ 上传
+ 上传文件
立即续费
{{successContentUp}}
{{successContentDown}}
我知道了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职位投递成功!
微信扫码关注【高校人才网服务号】

求职效率翻倍

实时接收投递反馈
精彩活动抢先知晓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