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校人才网资讯观点热议>疫情之下,如何避免“心理红码”?

疫情之下,如何避免“心理红码”?

发布日期:2022-05-11 作者:半月谈记者 帅才 姚羽 阅读量:3 取消收藏 收藏文章
【摘要】当隔离时出现焦虑情绪,可以通过放松训练或其他可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帮助缓解焦虑情绪。如果仍觉得收效甚微,头脑里有很多消极悲观的念头,应反映给医生,专业的精神心理医师可帮助走出困境。


近期,全国各地新冠肺炎疫情多发,防控形势严峻。疫情不仅威胁着公众的身体健康,也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健康。有人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工作与生活。疫情之下,如何避免出现“心理红码”?


01.

正确对待隔离和“变码”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张燕建议,疫情之下,一些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出行限制,可能会出现对未来产生不确定性等心理应激反应,空间的封闭隔离容易加剧孤立无援的恐惧感。


张燕说,隔离者要有正向思维,应明白住院集中隔离是为了防止疫情扩散的非常手段,能够更专业地救治病人,提高治愈率,且尽量减少疾病对周围人群的传播,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解除危机。


湖南省人民医院心理专家万欢建议,当隔离时出现焦虑情绪,可以通过放松训练或其他可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帮助缓解焦虑情绪。如果仍觉得收效甚微,头脑里有很多消极悲观的念头,应反映给医生,专业的精神心理医师可帮助走出困境。



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教授张丽说,疫情防控期间被赋黄、红码的人员,可及时获取权威、科学、正向的信息,了解官方对于红黄码管理及转码流程;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包括保持科学的自我防范意识,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日程,如在“变码”期间出现焦虑、烦躁、不安、愤怒等情绪,要及时疏导,多与亲友们交流,获取支持,共渡难关。


02.

控制接收信息时长,及时寻求帮助


张丽建议,广大群众应在疫情期间积极接纳自己的情绪,当出现严重不良情绪时,积极寻求帮助。如果出现了恐惧、无助、无望、空虚、迟钝与麻木等情况并且持续时间超过两周以上,可以拨打心理咨询热线或找专科医生就诊。


疫情的出现,电视、网络充斥大量信息,造谣、辟谣消息随处可见,超出了人们的心理负荷。张丽建议,一方面相信权威来源信息,增加安全感。建议控制自己接收信息的时间,每天尽量不要超过1小时。避免接触太多涉及疫情的信息让自己出现焦虑情绪。


另一方面,加强自我积极暗示,培养积极情绪。张燕说,可以暗示自己“这种情况确实麻烦,但我可以应付”“我有能力应对生活挑战,一切都会好起来”“这一刻我仍然拥有健康,我要继续努力生活”。



03.

“大白们”的心理调适同样重要


张燕指出,在应激条件下,一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医务人员出现焦虑、紧张、恐惧情绪,持续的压力会导致悲观、绝望、抑郁、狂躁等。对此,心理调适一般原则是:注意饮食、保证营养;保证轮岗轮休,保持心情舒畅。


处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要了解在灾难条件下会出现一些和平时不一样的心理、行为反应,这是正常的;允许自己出现负面情绪,并及时观察与调整;找到自我减压放松的方法,允许自己示弱;当感到无法承受压力时,及时倾诉;改变不良认知,防止灾难化思维,避免追求完美,以偏概全。


张燕说,医学不是万能的,医学是“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医务人员要及时寻求社会支持,保持和家人的联系,从家人的支持中获取温暖和力量;与同事之间相互支持,适时分享感觉与经验,同事之间可以相互鼓励、打气,相互肯定;处理问题时采用成熟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


万欢建议,医务人员还可以通过科学运动等方式调适心态,提升心理弹性,增加自己的抗压能力。


来源:   《半月谈》2022年第9期   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人才网官方微信(微信号:Gaoxiaojob)。
高校人才网
百万硕博人的择业平台
高校直招
5000+单位官方入驻
简历直投
20W+职位一键投递
{{applyDialogData.systemTips}}
{{applyDialogData.resumeTips}}
+ 上传
+ 上传文件
立即续费
{{successContentUp}}
{{successContentDown}}
我知道了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职位投递成功!
微信扫码关注【高校人才网服务号】

求职效率翻倍

实时接收投递反馈
精彩活动抢先知晓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