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校人才网资讯职场分享>“大无语!想躺平摆烂的我被高校领导提拔了……”

“大无语!想躺平摆烂的我被高校领导提拔了……”

发布日期:2023-03-06 作者:彭伟 阅读量:325 取消收藏 收藏文章
【摘要】对于管理者而言,保持活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有新鲜血液加入,可以预见,未来高校考核将越来越严格,末位淘汰也成为常态,想到这,我们还能躺平,还想躺平吗?


前段时间,国内知名专家储殷教授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成年人有权做个“废物”。过了35岁以后做“废物”还是挺舒服的。直播中,储殷教授语重心长地说道:中年人要安于做个“废物”,到了老年不要因为自己是个“废物”而心怀愧疚。老了没用就没用了,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言论一出,让围观网友们一片哗然。随即被疯狂转发,一度登上热点榜。


在高校,如果不想提拔,是不是就可以躺平了呢?


我和新入职的小伙伴们聊了一下,发现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想法,比如“我来高校上班就是为了寒暑假”“我就干好自己的事,其他的我一概不问”“只要能定期发工资,提拔晋升什么的不敢想也不去想”。


实际上,我在刚入职时也有这样的想法,那时候我先是考上了某高校的辅导员,度过前两年激情燃烧的岁月后,肉体和心灵都不自觉地躺平了。后来因为和跟某位教授混的比较熟,机缘巧合下读了博士,转聘当上了专任教师,立刻就遭到了“非升即走”的毒打,于是又怀念起了做辅导员时摸鱼躺平的岁月。



不过,当我几次被上级教委借调,做了一段时间行政工作之后,我发现至少对于高校的大部分打工人来说,不想提拔和被提拔并不冲突,被提拔和躺平也并不矛盾。


总之一句话,在高校,个人的想法虽不能说是毫无作用,但也仅仅是聊胜于无。


01.

在高校真的能躺平吗?


体制内之所以被称为铁饭碗,主要是因为在体制内想要裁员是非常麻烦得,光是走程序就已经很让人心烦了,所以在体制内除非违反了法律或者犯了重大错误,一般不会被辞退,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讨论在体制内躺平的原因。


实际上,尽管高校也属于体制内,但却是比较特殊的单位。一方面高校并不是所有岗位都是铁饭碗,比如高校专任教师就有“非升即走”的压力。去年9月一位在清华大学工作了9年的50岁副教授,就因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太少,不够签订长聘合同的标准而被辞退,前车之鉴恐怖如斯。


另一方面,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不少高校也开始打破“铁饭碗”,逐步探索起了“末尾淘汰制”。比如我所在的高校规定:“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试行聘期制,聘期内连续2年考核不合格的,不予续聘。”乍一看似乎没什么问题,毕竟大家都知道考核是怎么回事,最多有几个优秀,其他人都是合格。不过,近两年的形势变了,考核长出了牙齿,我的两位同事因为考核不合格真的不予续聘,寒气果然传递给了每一个人。



02.

我们真的想躺平吗?


抛开前面提到的客观因素强迫我们不能躺之外,据我观察,很多想躺平的往往是两种人。


一种是有躺平的资本,这里的资本既包括人脉、关系、财富、背景等软实力,也包括能力的不可或缺、资源的不可替代,甚至是单纯的长相出众。对于这类人,他们既有躺平的资本,也有上升的机会,就看他们自己如何选择。

另一种则是偶尔遇到挫折,间歇性地心灰意冷想要躺平,但既因为没有躺平的资本,没办法躺得名正言顺,又因为不甘心屈居人后或者放不下那一份责任,也没办法躺得心安理得。


对于像我一样的普通人来说,第二种才是常态。尤其是高校辅导员和行政人员,作为和学生打交道最多的群体,一名教师往往要对接很多学生,日常工作就足以让他们焦头烂额,即使想躺平也无法从繁杂的日常工作中脱身。


另外,据我观察,凡是说想要躺平的,基本上都在伺机而动,要么等待某位教授的博士名额,要么等待晋升岗位空缺,甘心在一个岗位干一辈子的毕竟是少数,如果入职之初就抱着躺平的想法,很可能既失去了上升的能力,也没有了躺平的温床。


03.

我们能决定不被提拔吗?


随着高校管理愈发规范,在高校提拔干部往往参照适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程序,依次要经历民主推荐、考察谈话、综合研判、人选公示等环节。


请注意,咨询考察对象的个人意愿并不是必经程序,也就是说,个人意愿并不是是否提拔的必备条件。尽管有些高校会提前与考察对象谈话,但更多的是劝说个人服从组织安排。也就是说,一旦进入考察名单,是否被提拔就不是个人能决定的了。


那么什么能决定我们能否被提拔呢?


我认为有2点,一是干好本职工作。没错,干好本职工作非但不是躺平的条件,反而是晋升的条件。在体制内能干好本职工作就已经非常难得了,尤其在高校,干好本职工作意味着既熟悉办事流程,有处理问题的能力,又能让领导、同事和学生都满意,在高校工作过的人都清楚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要在思维活跃的学生、既想要成绩又想要稳定的领导、还有性格各异的同事之间走好钢丝、搞好平衡,智商情商逆商缺一不可。至少在我身边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二是直属领导。这个非常好理解,毕竟能否被列入考察名单往往直属领导的意见最有分量。我想强调的是另一个逻辑:如果直属领导不能被提拔,往往也就意味着我们自己不能被提拔,当然也有例外,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对于高校辅导员和行政人员来说,除非转聘到专任教师,否则晋升的渠道基本上是固定的,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干好本职工作才能出成绩,只有出成绩才能让领导晋升,只有领导晋升了才有我们晋升的空间。反过来说,一旦有了领导岗位的空缺,是否被提拔就不由我们自己的主观意愿了。



04.

别把躺平当真


我依旧持有这样的观点:没有像真正想躺平。天天把躺平挂在嘴边的,要么已经具备随时换个地方工作的本钱,要么只是单纯的对繁杂的工作发发牢骚。


从大环境来看,不管是否在体制内,未来肯定是要过一段时间苦日子的,大批的优秀毕业生涌进高校,既带来了内卷的压力,也意味着体制内也将不再稳定,毕竟一所高校的编制是有限的,所能容纳的人员也是有限的。对于管理者而言,保持活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有新鲜血液加入,可以预见,未来高校考核将越来越严格,末位淘汰也成为常态,想到这,我们还能躺平,还想躺平吗?


写在最后


当我再次浏览最开始的那个问题时,我看到了一条高赞回答,他写道:“所谓铁饭碗,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在哪都有饭吃”。当我们沉溺于眼下的岁月静好,幻想自己能一劳永逸时,往往紧握着的铁饭碗随时都有被挪走的可能。如果我们真把躺平当成职业追求,很可能既无法躺得安稳,也可能失去人生的价值。


来源:   高校人才网V(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高校人才网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高校人才网V”,如需转载,请联系获得授权。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人才网官方微信(微信号:Gaoxiaojob)。
高校人才网
百万硕博人的择业平台
高校直招
5000+单位官方入驻
简历直投
20W+职位一键投递
{{applyDialogData.systemTips}}
{{applyDialogData.resumeTips}}
+ 上传
+ 上传文件
立即续费
{{successContentUp}}
{{successContentDown}}
我知道了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职位投递成功!
微信扫码关注【高校人才网服务号】

求职效率翻倍

实时接收投递反馈
精彩活动抢先知晓
为你推荐